】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把握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著力點
http://www.CRNTT.com   2022-07-08 08:19:52


 
  文章指出,需要看到,目前縣域經濟發展面臨瓶頸制約,歸根結底是因為縣域城鄉在資源、要素、產業、人才等方面尚未形成內生的循環機制,導致縣域資源要素流失。縣域是要素齊備、功能完整、相對獨立的經濟單元,破解發展瓶頸的關鍵在於加快構建工農互促、城鄉互補、協調發展、共同繁榮的新型工農城鄉關係,盤活資源、匯集要素、吸引人才、升級功能,激發縣域經濟活力,增強內生發展動力。

  一是大力發展縣域富民產業。立足縣域特色資源優勢,將集約、高效、綠色的產業作為縣域經濟轉型發展的方向,同時重視勞動密集型產業提質增效。在推動已有工業產業和園區經濟升級的同時,加強對承接產業和招商引資企業的甄別,提高對縣域經濟尤其是鄉村產業的引領帶動能力。推動縣域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依托優勢農業、特色農業以及生態環境資源,發展現代農業產業鏈、供應鏈和電子商務、休閑旅遊、健康養生等新產業新業態,促進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留在縣域、下沉鄉村,創造更多就業機會和致富機遇。

  二是完善縣域綜合服務體系。加快補齊短板、優化功能,建立縣域一體的綜合服務體系。以就業創業便民政務服務為重點,對接引入城市優質服務資源,整合優化各類服務平台,提升縣城綜合服務能力,合理布局鄉鎮區域服務中心、村級服務站點。

  三是著力改善縣域發展環境。推進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等方面的縣鄉村統籌,探索縣鄉村功能銜接互補的建管用護路徑,推動公共資源在縣域內優化配置、普惠共享;科學把握縣域功能定位,順應縣城和村鎮發展規律,統籌推進縣域城鄉道路、市政、管網、數字等基礎設施建設,努力擴大互聯互通覆蓋面;強化縣域醫療衛生、教育資源、養老托育、文化體育、社會福利等公共服務供給,推動縣城公共服務體系向鄉村延伸覆蓋,並探索縣域基礎設施、公共服務多元化運營機制。

  四是有序盤活縣域資源要素。堅持縣域經濟發展與鄉村全面振興一體設計、一並推進,推動空間布局、產業發展、資源利用、要素配置的縣域統籌,賦予縣級更多資源整合使用的自主權,實現縣域城鄉資源要素平等交換、雙向流動;持續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和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創新農村集體經濟實現形式;總結提煉可復制、可推廣的綠色發展模式,開辟更多產業發展路徑和變現增收機制,把生態環境資源優勢轉化為縣域綠色發展優勢。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