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網評:高價雪糕,一場對童年的背叛
http://www.CRNTT.com   2022-07-04 13:38:30


  中評社北京7月4日電/網評:高價雪糕,一場對童年的背叛

  來源:澎湃新聞 作者:夏研

  最近,高價雪糕的是非有點多。先是有人直呼高價雪糕已經成了“雪糕刺客”,總是在最後結賬時給人一記暴擊。接著有人發現7月1日起施行的《明碼標價和禁止價格欺詐規定》,明確要求“經營者應當以顯著方式進行明碼標價”,於是認為這將是對“雪糕刺客”的反殺,避免結賬時的透心涼。

  人們看待高價雪糕,越來越從調侃變成了批判,這大概也和高價雪糕貨不對板的表現有關。比如這兩天有網民曝出“鐘薛高”在31℃下放1小時不化,就引發了很大的關注。雖然目前還未證實“鐘薛高”的配料有什麼問題,但高價雪糕從口味到包裝遭受不斷的挑剔,被反複指責“對不起價格”,已經是可以預料的了。

  其實,賣什麼價格才配叫“雪糕刺客”,也沒有一個公認的標准,但從網上的吐槽看,一般十幾元以上就“沒法忍”了。有意思的是,這個價位的零食飲品不少,但唯獨雪糕人們不能接受。比如咖啡,其實隨便走進一家店,基本也不會少於十幾元,三四十一杯也很常見,卻沒人說這是“咖啡刺客”。這種厚此薄彼,到底是為什麼?

  原因可能也不複雜——大多數人的童年沒有咖啡店。人們初見咖啡時,就已經是這個價格了。但雪糕不一樣,人們對雪糕是有心理價位的,就是童年走到小賣部,5毛、1塊隨便拿的小玩意兒。而“刺客”的意思就是出其不意,人們沒料到這麼一個普通的零食,挑選時我還不能隨便抓了?

  所以,對高價雪糕的討論,很多時候還是源於一種消費心理,人們打心底沒有太“看得上”這個產品,人們已經認定,這個東西就只能賣這個價。高價雪糕的出現,仿佛是對人們童年的“背叛”,剝奪了人們回憶裡的快樂,讓人們不再有肆意購買的爽快。<nextpage>
  
  但理性來說,人不會永遠活在童年裡,雪糕也不會。產品本身的升級,人工、物流、原材料的上漲,都可能帶來雪糕價格的上漲。而且講道理的話,雪糕憑什麼只配處在一個“凑個數”“順一個”的地位,它就不能站到夏日零食的C位?

  因此,高價雪糕的價格本身不是問題,哈根達斯、冰雪皇後之類的國外品牌也不便宜,但好像也沒刺著誰。關鍵是這些產品本身,能够塑造一種新的叙事,國產雪糕能够憑借口感、質量,讓人相信它是值得花十幾、二十塊購買的精品零食,乃至讓自己成為一種社交與炫耀消費,逐漸打破人們從童年累積起來的預期與認知。

  當然,這很不容易,高價雪糕的對手不只是競品,還有人們長久以來的消費習慣與文化場景。雪糕要想賣出高價,可能還需要持續的努力,最起碼得有誠意,比如質量保證和明碼標價這些基本的商業倫理,是必須遵守的。

  如果高價雪糕的故事講不下去了,人們真的都不買賬了,自然會有平替出現,就像前段時間紛紛降價的奶茶一樣,市場規律一定會起作用。一些產品現在名不符其實的高價,也是對未來競爭力的竭澤而漁。我們還是要相信市場的力量,對此不妨有點耐心,也有點信心。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