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把豐收基礎夯得更實更牢
http://www.CRNTT.com   2022-06-24 09:48:16


 

  這個硬核,在於現代化上優供給、提質量。

  向機收要減損,現代化農機供應是基礎。既要保障優質農機供應,又要提高機收減損智慧化水平,讓現代化農機為顆粒歸倉增添動力。

  高標準農機具供給,機收減損有底氣。現行農機具質量標準規定,全喂入式穀物收割機的機收損失率不超過1.2%。農機生產企業按照國家標準,在新機出廠檢測中把控更嚴,優質農機供應充足。

  農機信息化、智能化,機收減損有優勢。智能化無人駕駛聯合收割機在今年夏收中大顯身手。如果人工駕駛收割機收割小麥,損傷率要在3%左右,原因就是拐彎處機手判斷不精準,車輪會碾軋麥秆,造成麥粒損失。如今,通過提前測量、設置好相關數據,實現了精準收穫,拐彎處小麥損傷率降低到1%。

  這個硬核,在於組織化上優服務、強支撐。

  組織化是機收減損的關鍵支撐,需要統籌兼顧,在機制和體制上不斷創新,推動糧食生產效率躍升。

  提高農機手收穫技能,為聯合收割機提供優質服務,機收減損有支撐。今年夏收,國家加大對聯合收割機加快更新換代頻率,小麥機收減損培訓指導對所有持證機手全覆蓋,保障聯合收割機及相關運輸車輛免費優先通行45萬車次,累計免收通行費1.09億元。

  機收減損,需要新型經營主體在機收服務中發揮作用,增強保障能力。各類社會化服務組織,成為機收減損的有力保障。目前,全國已有19.4萬個農機社會化服務組織,其中7.5萬個農機專業合作社,全面開展托管式、訂單式、租賃式等服務,基本覆蓋了所有糧食主產鄉鎮。

  大國糧倉穩,豐收基礎牢。豐收鏈上、現代化上、組織化上,中國糧食的機收和機收減損,堅定而沉穩地奮進在大路上。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