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糧食豐收有基礎有信心
http://www.CRNTT.com   2022-05-28 09:03:48


 

  政策穩預期、強信心。中央財政在對實際種糧農民發放一次性補貼200億元的基礎上,近日再次下達100億元一次性農資補貼。今年,國家繼續在部分主產區實行小麥和稻穀最低收購價政策,小麥、早籼稻、中晚籼稻、粳稻最低收購價格水平全面提高。

  ——田管有力,穩住糧食生產。

  “玉米不減產,多收一季豆。”山東省東營市東營區牛莊鎮金豐農場負責人龐增華,今年決定發展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專用播種機成了好幫手,種子肥料一起下地,一天作業面積260多畝。”

  今年山東省開展“攻堅克難奪夏糧豐收”“科技壯苗”等行動,6.8萬家糧食種植合作社、近18萬個家庭農場帶動新技術推廣應用。江西省出台政策支持集中育秧,提高農戶種植雙季稻和“稻稻油”的積極性,目前新建水稻機械化育秧中心163個。

  ——服務到位,確保農業生產順利開展。

  河南省開設農機轉運綠色通道,對轉運農機的車輛和自走式農機實行優先查驗、優先放行。黑龍江省採取精准防控、分類管理等手段,最大限度減少疫情防控對春耕生產的影響,做到歇人不歇機,全力搶播快種。各地區各部門科學做好組織引導,保障外出農民回鄉務農、農資入店進村、農機通行、農技人員下沉服務,確保不誤農時、應種盡種。

  穩面積,穩產能,為糧食豐收保駕護航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農田就是農田,農田必須是良田。”“讓農民掌握先進農業技術,用最好的技術種出最好的糧食。”

  糧食安全的根基是能力安全。今年下達中央補助資金近1096億元,繼續支持各地加強高標準農田建設。各地區各部門抓好耕地保護和地力提升,強化科技支撐,為糧食豐收保駕護航。

  ——堅持“藏糧於地”,更多農田變良田。

  “高標準農田旱能澆、澇能排,小麥豐收穩穩的。”河南省澠池縣天池鎮東楊村黨支部書記古保民算起增收賬:小麥加玉米,一年兩季,每畝能賺2000多元。

  耕地提質量,種糧增底氣。江蘇省嚴格落實耕地保護制度,已建成高標準農田4600萬畝,中高等級耕地占比達83%。山西省提出永久基本農田重點用於糧食特別是口糧生產,高標準農田原則上全部用於糧食生產……到今年底,我國將確保全國累計建成10億畝旱澇保收、高產穩產的高標準農田,保障糧食產能在1萬億斤以上。“十四五”期間,以糧食生產功能區和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為重點,建設國家糧食安全產業帶,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工程,到2025年累計建成10.75億畝高標準農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