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確保糧食產量和供應穩定 夯實穩物價基礎
http://www.CRNTT.com   2022-05-23 16:22:46


  中評社北京5月23日電/據中國經濟網報道,今年以來,在全球疫情和俄烏衝突持續影響下,各國通脹壓力顯著上升。從主要經濟體情況看,4月份美國CPI同比上漲8.3%,漲幅為40年來較高水平;歐元區CPI初值同比上漲7.5%,漲幅高於3月份,繼續創歷史新高。

  與國際通脹高企形成鮮明對比的是,4月份我國CPI同比上漲2.1%,扣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為0.9%,在輸入性通脹壓力較大的情況下價格保持了穩定溫和上漲,很不容易。可以說,我國物價的低位運行,對全球物價繼續發揮著重要的“穩定器”作用。

  從4月份當月情況看,CPI同比漲幅有所擴大,主要是受疫情和囤貨需求影響,食品價格由上月下降1.5%轉為上漲1.9%,影響CPI上漲0.35個百分點。同時,受國際因素影響,部分能源價格漲幅較高,也助推了居民消費價格漲幅擴大。

  總的來看,我國商品和服務的市場供給比較充足,保持價格穩定有較多有利條件。我國經濟韌性強,市場空間大,政策工具箱豐富,特別是糧食生產連年豐收,生豬產能充足,產業體系齊全,工農業產品和服務供給充裕,糧油肉蛋奶果蔬等重要民生商品供應充足,煤炭、油氣等基礎能源保障有力。此外,服務消費仍處在恢復之中,價格漲幅比較低。更重要的是,我國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採取了一系列有力有效的保供穩價措施,宏觀政策力度節奏把握精准、不搞大水漫灌,不會出現物價全面上漲的情況,我們有底氣、有信心、有能力保持國內物價總體平穩運行。

  我國基本民生需求品供應是充裕的,但仍不可掉以輕心,仍需付出巨大努力穩物價。價格是市場最靈敏的信號,物價不穩會嚴重擾亂市場預期乃至整個經濟運行秩序,還會影響社會穩定。當前外部環境日益復雜嚴峻,能源、糧食、原材料等大宗商品價格快速上漲,國際產業鏈供應鏈受到衝擊,我國經濟已深度融入全球,全球通脹高企客觀上會加大我國物價上行壓力。在這種形勢下,必須高度重視保障我國的糧食、能源穩定供應,千方百計夯實穩物價的基礎。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