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暢通“七條鏈”,大中小企業這樣融通發展
http://www.CRNTT.com   2022-05-24 16:12:29


  中評社北京5月24日電/據經濟參考報報道,身處產業鏈環節的中小企業,生存發展離不開上下游之間的合作與協同,構建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的良性生態很重要。工信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等11個部門近日印發《關於開展“攜手行動”促進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2022-2025年)的通知》,明確以創新鏈、產業鏈、供應鏈、數據鏈、資金鏈、服務鏈、人才鏈為著力點,構建大中小企業相互依存、相互促進的發展生態。下一步,將如何暢通“七條鏈”,怎樣提升產業鏈穩定性?

  加大資源共享,增產業鏈韌性

  大量中小企業深耕產業鏈供應鏈,離不開與大企業打交道。加大資源開放和共享,更有助於小企業幹成大事業。

  “引導大企業向中小企業開放品牌、設計研發能力、儀器設備、試驗場地等各類創新資源要素”“梳理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產業鏈圖譜,按產業鏈組織與大企業對接”……通知明確了一系列舉措,推動資源共享協同。

  工信部副部長徐曉蘭說,將在引導大型企業開放場景應用、共享生產要素、搭建共性平台的同時,支持更多中小企業進入龍頭企業供應鏈,形成協同發展優勢。

  持續聚焦電控系統、高效電機等重點領域,通過工業互聯網聚合產業鏈資源……今年以來,海爾加大力度吸引生態鏈上的中小企業在青島入駐,周邊配套率提升50%以上。海爾模式研究院調研顯示,供應鏈的區域集中將進一步降低風險,提升效率。

  “我們要積極發揮‘鏈主’優勢,吸引更多新能源汽車上下游企業聚集,助力打造具有綜合競爭力的優勢產業鏈和地標性產業集群。”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曾毓群認為,加大資源共享,將加快創新協同。

  記者從工信部了解到,工信部將梳理產業鏈薄弱環節和大企業配套需求,引導中小企業精准補鏈,同時推動大企業建設小型微型企業創業創新基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