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正確認識和把握實現共同富裕的實踐途徑
http://www.CRNTT.com   2022-05-13 07:42:18


  中評社北京5月13日電/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特征。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將“人的全面發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確立為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遠景目標的重要內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決議》將“推動人的全面發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寫入“十個明確”。習近平總書記在去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進一步強調:“要正確認識和把握實現共同富裕的戰略目標和實踐途徑。”深刻理解把握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論述精神和黨中央決策部署,對於我們做好經濟工作、扎實推進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義。

  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不斷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在我國社會主義制度下,既要不斷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不斷創造和積累社會財富,又要防止兩極分化。”改革開放後,我們黨深刻總結正反兩方面歷史經驗,認識到貧窮不是社會主義,打破傳統體制束縛,允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區先富起來,不斷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我國實現了從生產力相對落後的狀況到經濟總量躍居世界第二的歷史性突破,實現了人民生活從溫飽不足到總體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歷史性跨越。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以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造福人民為根本目的,不斷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實現了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在中華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會,歷史性地解決了絕對貧困問題,踏上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我國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只有始終堅持黨的基本路線,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不斷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才能為實現共同富裕提供充裕的物質條件和雄厚的經濟基礎。

  貫徹新發展理念,在高質量發展中促進共同富裕。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在高質量發展中促進共同富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發生轉化。新時代新階段的發展必須貫徹新發展理念,必須是高質量發展。實現高質量發展是保持我國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適應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必然要求。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過程,就是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的過程,也是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過程。提高發展的平衡性、協調性、包容性,持續縮小城鄉區域發展差距,將為共同富裕奠定堅實基礎。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堅持質量第一、效益優先,切實轉變發展方式,推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才能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不搞平均主義,通過合理的制度安排把“蛋糕”分好。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要實現共同富裕,但不是搞平均主義,而是要先把‘蛋糕’做大,然後通過合理的制度安排把‘蛋糕’分好”。立足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堅持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等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既有利於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又有利於促進效率和公平有機統一、不斷實現共同富裕。要建立科學的公共政策體系,形成人人享有的合理分配格局。構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協調配套的基礎性制度安排,讓發展成果更公平地惠及全體人民。加大稅收、社保、轉移支付等的調節力度並提高精准性,加大對落後地區、邊遠地區基礎設施、教育、衛生等公共服務方面的支持力度。完善養老和醫療保障體系,逐步縮小職工與居民、城市與農村的籌資和保障待遇差距。完善兜底救助體系,加快縮小社會救助的城鄉標準差距,逐步提高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兜住基本生活底線。

  靠勤勞智慧來創造,堅持全體人民共同奮鬥。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要實現14億人共同富裕,必須腳踏實地、久久為功”“幸福生活都是奮鬥出來的,共同富裕要靠勤勞智慧來創造”。共同富裕是一個長遠目標,需要一個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既要有長遠眼光,也要有務實行動;既要有目標意識,也要有過程意識;既要有共性目標,也要有個性路徑。各地需要根據自身實際因時因勢因地制宜設定發展目標,作出政策設計安排。實現共同富裕對全體人民共同奮鬥提出了更高要求。我們要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通過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人民提高受教育程度、增強發展能力創造更加普惠公平的條件,提升全社會人力資本和專業技能,教育引導勞動者提高就業創業能力、增強致富本領。暢通向上流動通道,給更多人創造致富機會,形成人人參與的發展環境,讓每個人都擁有人生出彩、夢想成真的機會。不斷激發全社會勤勞致富、奮鬥致富的內生動力,讓一切勞動、知識、技術、管理、資本的活力競相迸發,讓一切創造社會財富的源泉充分湧流,用辛勤汗水澆灌幸福之花,以全體人民共同奮鬥實現共同富裕。

  來源:人民日報  作者:北京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 執筆:任曉剛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