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堅持兩個毫不動搖 扎實推動共同富裕
http://www.CRNTT.com   2022-05-06 07:33:46


  中評社北京5月6日電/實現共同富裕是千百年來中國人民最美好的願望和理想,也是中國共產黨人矢志奮鬥的目標。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是一項長期任務”。共同富裕是全體人民的富裕,是人民群眾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不是少數人的富裕,也不是整齊劃一的平均主義,要分階段促進共同富裕。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十次會議強調,要堅持基本經濟制度,立足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堅持“兩個毫不動搖”,堅持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允許一部分人先富起來,先富帶後富、幫後富,重點鼓勵辛勤勞動、合法經營、敢於創業的致富帶頭人。

  立足所處的歷史方位,我們必須清醒認識到,要在高質量發展中促進共同富裕,就必須堅持“兩個毫不動搖”,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通過深化改革進一步解放和發展生產力,推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

  從所處歷史方位正確認識和把握共同富裕

  馬克思主義是關於實現人的自由全面發展的科學理論,為最終建立一個沒有壓迫、沒有剝削、人人平等、人人自由的理想社會指明了方向。馬克思、恩格斯指出,“無產階級的運動是絕大多數人的、為絕大多數人謀利益的獨立的運動”,在未來社會“生產將以所有的人富裕為目的”。實現共同富裕是馬克思主義為未來社會設定的一個基本目標,彰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和價值追求,也從根本上體現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

  作為馬克思主義政黨,中國共產黨成立以來始終帶領人民為創造美好生活、實現共同富裕而不懈奮鬥。新中國成立初期,毛澤東就指出:“現在我們實行這麼一種制度,這麼一種計劃,是可以一年一年走向更富更強的,一年一年可以看到更富更強些。而這個富,是共同的富,這個強,是共同的強,大家都有份。”改革開放後,鄧小平強調,“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追求的富裕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消除貧困、改善民生、逐步實現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我們黨的重要使命”。

  正確認識黨和人民事業所處的歷史方位和發展階段,是我們黨明確階段性中心任務、制定路線方針政策的根本依據,也是我們黨領導革命、建設、改革不斷取得勝利的重要經驗。隨著“十三五”規劃圓滿收官,我國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和人民生活水平又躍上新的大台階,我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突破1萬美元,國內生產總值突破100萬億元,經濟總量穩居世界第二位。我國科技研發經費投入強度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在一些基礎和前沿領域取得一大批標誌性成果,勞動年齡人口保持在9億人左右。我國產業基礎、產業鏈現代化水平明顯提高,是世界上唯一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中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我國取得了脫貧攻堅戰的全面勝利,現行標準下9899萬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區域性整體貧困得到解決,完成了消除絕對貧困的艱巨任務,標誌著我們黨在團結帶領人民創造美好生活、實現共同富裕的道路上邁出了堅實的一大步。如此雄厚的物質基礎、強大的科技實力、豐富的人力資源、完善的產業體系,為進一步推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之後,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進入新發展階段明確了我國發展的歷史方位。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七次集體學習時強調,“進入新發展階段,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必須更加注重共同富裕問題”。“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強調“堅持共同富裕方向”,並提出了“十四五”時期要實現“民生福祉達到新水平”的目標,全體人民共同富裕邁出堅實步伐,進而到2035年實現“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發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的目標。這是進入新發展階段對共同富裕提出的與時俱進的新要求,也是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的重大戰略部署。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