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北約是美國製造世界動蕩的霸權工具
http://www.CRNTT.com   2022-05-08 10:54:20


 
   1991年7月,蘇聯為應對北約威脅而建立的華沙條約組織正式解散。理論上講,北約也應隨著冷戰結束和華約解散而失去存在的意義。但是,在美國的主導下,北約不僅沒有解散,反而在蘇聯解體後不斷向東擴張,吸收原華約組織成員國加入。截至目前,北約不僅先後發起五輪東擴,還在醞釀新的擴張。

   1996年9月,北約公布《東擴計劃研究報告》。1997年7月,北約馬德里首腦會議決定首批接納波蘭、捷克和匈牙利加入北約,並於1999年3月在美國密蘇裡州舉行正式接納三國加入的儀式。2004年3月,北約進行了成立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擴張,決定接納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亞、羅馬尼亞和保加利亞7國成為正式成員。2009年4月,克羅地亞和阿爾巴尼亞也正式加入北約。2017年6月和2020年3月,黑山和北馬其頓先後正式成為北約成員。北約增加的14個新成員,全部都是東歐國家,其中包括與俄羅斯接壤的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和波蘭四國。北約還在考慮吸納瑞典、芬蘭等國加入。

   歐洲大陸是決定世界和平的關鍵地區,曾飽受兩次世界大戰的摧殘,歐洲安全備受關注。北約以追求“絕對安全”為名,在歐洲大舉擴張,不僅沒有給歐洲建立安全屏障,反而埋下了俄烏衝突的種子,給歐洲大陸帶來了戰火和動蕩。烏克蘭危機讓國際社會重新認識到,北約追求絕對安全帶來的必然是絕對的不安全。

  虎視亞太欲挑禍端

   近年來,美國打著促進地區合作的旗號推行“印太戰略”,搞集團政治和地緣博弈。為了維護美國主導的霸權體系,美方強化“五眼聯盟”,兜售“四邊機制”、拼凑三邊安全夥伴關係、收緊雙邊軍事同盟,企圖搞“印太版的北約”。這種蓄意拼凑、封閉排外的“小圈子”“小集團”,只會到處惹是生非,將地區推向碎片化、陣營化的邪路,其危險程度不亞於北約東擴。如果任其橫行,最終只會將亞太地區推向衝突與戰爭的火坑。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