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4月22日電/復工復產,刻不容緩。
4月18日,上海市下發《關於開展重點企業保運轉的工作方案(試行)》和首批666家重點企業名單,吹響了復工復產號角。一方面,政府層面採取措施全力打通上海市及跨省物流通道,加強長三角地區協調,集中資源保障重點企業復工復產,保障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另一方面,企業層面積極行動,按照疫情防控要求,啟動壓力測試,摸排難點堵點,加快復工復產。
疫情封控導致企業被動減產、停產,帶給企業的是經營波動、客戶損失、資金緊張、原料短缺等危機。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復工復產,雖然面臨不少挑戰,但企業沒有退路,只能迎難而上,奮力完成。
精准識別,協同復工。
4月18日召開的全國保障物流暢通促進產業鏈供應鏈穩定電視電話會議,開出了“通行證+再貸款”的產業鏈供應鏈疏堵藥方。企業生產的鏈條與上下游環環相扣,整條產業鏈上的企業形成分工合作、協同發展、相互制約的共生關係。筆者認為,推動復工復產需要精准識別,逐個攻關,解決重點地區突出問題,“點對點”打通骨幹企業生產瓶頸。頭部企業與上下游企業協同復工,協同運轉,才能真正實現產業鏈供應鏈的穩定。
線上線下,做實文章。
一系列“組合拳”已逐漸打通物流的堵點,企業復工復產突圍攻堅戰已經打響。不過,當前上海各小區並未正式解封,員工難到崗,“進入閉環生產的員工人數有限”成為復工初期企業遇到的首個實際困難,這為短期內全面復產帶來壓力。在困難面前,大多數企業直面問題,不等不靠,主動突圍。一方面,企業要壓實責任,科學謀劃,力爭用最少人員啟動最核心生產線,實現生產效能最大化;另一方面,企業要適應常態化防疫趨勢,轉變發展思路,積極探索數字技術賦能主業的發展模式,開辟線上線下融合發展策略。
筆者發現,近兩年,不少企業在防疫擴產方面已經積累了一定經驗,有公司整合優勢能力及資源尋找“新動能”;有公司升級智慧營銷平台,拓寬銷售渠道;還有公司通過搭建行業數據中台、雲計算底座等高水平基礎設施,打造數字化轉型標杆。
保持韌性,步步為營。
4月19日,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我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同比增長4.8%,比去年四季度回升0.8個百分點。雖然當前經濟運行存在較大下行壓力,但我國經濟底盤依然堅實。作為經濟基石的上市公司,一季度業績可圈可點。截至4月19日,共有558家A股公司披露一季度業績預告,其中275家預增,97家略增,41家預盈,即報喜公司占比達到74%。今年一季度的“開門穩”,彰顯了我國經濟較強的韌性,這一韌性與我國企業的無窮活力密切相關。在產品價格下降、原材料價格上漲等多重挑戰下,上市公司挺直脊梁,成功穩住了業績的基本盤。
筆者認為,眼下,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發展是一盤大棋,如何兜住底線,步步為營,是擺在各個產業、各家企業面前的一道考題,而答好這道題,需要每一位企業家披荊斬棘,無畏向前。
來源:證券日報 作者:趙學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