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現代農業裝上“數字引擎”
http://www.CRNTT.com   2022-04-29 17:26:35


 
  新技術添底氣,老崔改種草莓西紅柿和羊角蜜甜瓜,“西紅柿是農科院專家引來的,一年兩茬,畝產6000斤,每斤賣到了10塊多。羊角蜜又甜又脆,一斤賣到8塊,一年掙20多萬塊沒問題。”

  過去扛鋤頭,如今點手機,別看現在用得溜,剛開始老崔真不太適應。“農機上紅紅綠綠的按鈕,咱不敢亂按”“系統提示讓點這、點那,點錯了怎麼辦”……老崔笑著說,“技術員上門教學,咱跟在後面練,忘了就打電話問,學技術跟種地一個理兒,鑽進去才能有收獲。”

  “技術指導到位,新技術落地生根。”壽光市農技推廣中心農藝師李光聚說,“我們既有網上平台、24小時熱線,也有田間課堂,農民遇到難題,第一時間能得到幫助解決。”如今,壽光新建大棚全面推廣自動溫控、臭氧消殺、水肥一體機等智能設備,物聯網應用率達80%以上。

  在壽光,手機小屏連上智慧大屏。數據從田間地頭匯集,為農民提供精准指導。“手機成了新農具,數據成了新農資,種地有准頭,發展有奔頭,智慧農業給咱帶來了實實在在的效益。”老崔信心滿滿地說。

  看全國,生產智能化助力農業轉型升級。物聯網、大數據、雲平台等新技術正與農業生產深度融合,推動節本增效,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2021年,全國全系統裝備北斗導航設備作業面積6000萬畝以上。全國累計創建9個農業物聯網示範省份、建設100個數字農業試點項目,征集發布426項節本增效農業物聯網應用成果和模式。

  “一張圖”帶來組織方式之變

  從埋頭種地到看圖管地,數據成為新農資,“田保姆”帶動鄉親抱團發展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