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推動產業鏈創新鏈深度融合
http://www.CRNTT.com   2022-04-28 08:23:51


 
  找准關鍵處落子布局

  文章認為,推動產業鏈供應鏈“雙鏈”融合發展,不僅要明確融合發展的目標和意義,把握趨勢變化,更需要緊扣高質量發展主題,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找准“雙鏈”深度融合的結合點、聯結點和發力點,在關鍵處落子布局。

  通過“雙鏈”融合突破供給約束堵點。作為經濟增長的兩個支撐點,供給和需求共同決定經濟增長的速度和質量。但是,二者在不同發展階段的重要性是不同的。當前,受國內外因素影響,供給側結構性問題是主要矛盾,其中既有科技創新不足導致的生產力問題,也有外部打壓導致的“斷供”問題,還有體制機制約束導致的生產關係問題。解決這些問題要靠創新,通過產業鏈創新鏈“雙鏈”融合,加快實施產業基礎再造工程,面向產業鏈上下游高端環節持續強化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圍繞可能“斷供”的產業鏈重點環節加緊部署創新鏈,深化產學研用結合,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加強原材料、關鍵零部件等供給保障,確保重點產業鏈供應鏈穩定順暢。

  通過“雙鏈”融合支撐國家重大任務需求。創新要以社會需要為目的。馬克思認為,沒有需要就沒有生產,要把自然科學發展到它的頂點,同樣要發現、創造和滿足由社會本身產生的新的需要。為此,“雙鏈”融合發展必須緊密圍繞支撐保障疫情防控、糧食安全、“雙碳”等國家重大任務需求,快速匯聚科技創新資源要素,形成重大科學研究成果,增強經濟社會發展的核心驅動力。比如,要加強農作物良種研發攻關和新品種示範推廣,支撐糧食安全和鄉村振興;加強新能源、節能環保等技術、材料和裝備開發,布局低碳前沿技術研究,助力“雙碳”目標實現。

  通過“雙鏈”融合壯大新興產業。產業是經濟的主體,推動“雙鏈”融合發展必須要明確產業重點,聚焦重點發力。其中,新興產業知識技術密集、產業創新活躍,是引領產業結構升級的關鍵力量,是推動“雙鏈”融合的重中之重。一要大力發展數字經濟。數字經濟具有高創新性、強滲透性、廣覆蓋性特點,是改造提升傳統產業的支點、推動創新驅動發展的重點所在。要聚焦集成電路、新型顯示、通信設備、智能硬件等重點領域,持續加大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和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推動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發展。二要加快知識產權密集型產業發展。知識產權密集型產業一頭連著創新、一頭服務於新興產業,是推動產業鏈創新鏈融合發展的黏合劑。要以智能汽車、高端裝備、生物醫藥、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為重點,發展知識產權金融服務,推動知識產權成果轉化運用,支持知識產權密集型產業公共服務平台建設,推動知識產權密集型產業加快發展。三要前瞻布局未來產業。未來產業代表著前沿科技和重大技術變革創新方向。應加快前瞻部署,在前沿技術孵化、多元化投入、早期市場培育和產業生態營造等多層面構建新的政策支持體系,以“技術催生需求、需求引領產業”促進未來產業發展,推動未來產業成為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增量。

  通過“雙鏈”融合培育產業生態主導企業。產業生態主導企業是產業鏈的主導者、規則制定者、生態構建者,對國家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和創新發展有著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主要發達國家高度重視產業生態主導企業培育,通過支持底層技術研發、搶占新賽道、推動國際化發展和強化軟硬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完善產業生態,提升全球供應鏈管理能力,整合全球產業鏈上下游優質資源,增強企業國際競爭力和持久發展能力。中國應搶抓“雙鏈”融合發展、數字化轉型、強大國內市場、綠色低碳轉型機遇,注重產業政策與創新政策協同,加大對實體經濟和創新企業的精准扶持,持續完善軟硬基礎設施條件,推動優勢企業以核心技術、關鍵產品、創新能力、自主知名品牌、標準制定、營銷網絡為依托,增強對產業鏈供應鏈上下游資源的整合能力,加快成為全球產業鏈創新鏈的重要主導力量。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