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穩定宏觀經濟應對美加息
http://www.CRNTT.com   2022-04-25 09:02:43


(圖片來源 新華社)
  中評社北京4月25日電/據經濟日報報道,  “未來,美聯儲大概率將進一步加息,要密切關注、防範由此帶來的風險,關鍵是要下大力氣穩定我國的宏觀經濟,這樣才能為‘以我為主’的貨幣政策提供空間。”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副院長黃益平近日接受經濟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黃益平認為,接下來,美聯儲大概率將進一步加息。一方面,目前美國國內通貨膨脹壓力很大,在能源和食品價格上漲的推動下,美國3月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8.5%,創1981年12月以來新高;另一方面,俄烏衝突導致國際原油價格大漲,大宗商品價格走勢更趨不穩,這將進一步抬高各國的通脹壓力,部分發達國家甚至可能陷入滯脹。

  “由於美聯儲是國際上十分重要的中央銀行,它的貨幣政策調整將對全球流動性產生很大影響,對發展中國家的影響更大。”黃益平說,從過去的經驗看,當美聯儲貨幣政策大幅度寬鬆時,一些發展中國家的流動性會增加,該國貨幣會增值,資產價格也可能上升,一定程度上對經濟發展有益。但是,當美聯儲貨幣政策開始收緊時,世界經濟將經歷比較痛苦的調整過程。受市場流動性突然收縮影響,一些發展中國家會出現資本外流、貨幣貶值、資產價格下行等現象,如果該國的經濟基本面不健康,甚至可能引發金融危機。

  黃益平建議,“對於以上風險,我們要高度警惕,並做好相關防範。從去年下半年開始,部分新興經濟體已大幅度上調利率,目的是防範美聯儲加息可能對本國造成的衝擊”。

  值得注意的是,出於穩增長、保市場主體等因素考量,我國當前的貨幣政策走向與美聯儲並不一致。如何看待這種差異?面對美聯儲加息可能帶來的衝擊,我國應如何有效應對?

  “我國能否承受外部市場大幅調整的衝擊,主要看兩方面:一是看金融的基本面,我認為現在比較健康;二是看宏觀經濟是否穩定。”黃益平說,因此可以判斷,雖然我國經濟面臨一定壓力,但不會發生極端情形。主要原因有三:一是我國總體經濟規模比較大,韌性強、潛力足、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二是我國外匯儲備規模保持基本穩定,超過3萬億美元;三是我國國際收支基本平衡,經常項目保持順差,同時還保留了一些對資本項目的管制。

  由此可見,我國執行“以我為主”的貨幣政策是有道理、有空間的。黃益平表示,關鍵的問題是,要下大力氣穩定我國宏觀經濟,為貨幣政策提供空間。“舉個極端的例子,如果國內宏觀經濟不穩定,面對美聯儲大幅度加息,我們的投資情緒、發展信心都會出現較大波動。”黃益平說,但如果我國宏觀經濟非常穩定,投資回報也沒有問題,那麼對於投資者來說,外部的加息衝擊就沒有那麼劇烈。

  “接下來,要下大力氣盡快穩住我國宏觀經濟,其中,財政政策可以發揮更大作用,例如為中小微企業貸款提供貼息等。”黃益平說。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