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攛掇“審判”俄羅斯,美國哪兒來的“勇氣”
http://www.CRNTT.com   2022-04-24 14:05:32


 

  “你不能告我,但我可以告你”——美國的這種霸道不僅是針對國際刑事法院,對國際組織、國際法以及國際規則,美國一貫都是“合則用,不合則棄”。
在5年多前的“南海仲裁案”中,所謂臨時仲裁庭作出“裁決”後,幕後操作者美國反覆強調裁決結果的“約束力”,聲稱如果中國不接受裁決,將承擔名譽受損的風險。但可笑的是,言必稱《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的美國直到今天都沒有加入該公約。

  肆意曲解濫用國際法以攪局地區局勢,而一旦有威脅到自身及其盟友利益的可能,又對國際法避而遠之,美國生生把一個應該一以貫之嚴肅對待的國際事務玩成了“超級瑪麗”遊戲。

  2018年,美國以聯合國人權理事會對以色列“存在偏見”及“無法有效保護人權”為由退出時,時任美駐聯合國大使尼基·黑利稱,人權理事會是個“虛偽和自私”的機構,是“具有政治偏見的污水池”。拜登政府上台後,美國為了求得“價值觀外交”的便利,又重新加入人權理事會。《紐約時報》坦言,誰也沒法確定,如果共和黨人在2024年贏得總統大選,美國會不會再次退出人權理事會。

  此外,“退群”應對氣候變化《巴黎協定》、伊核問題全面協議、《中導條約》《開放天空條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等一系列多邊協定與多邊組織,長期以來獨家阻擋《禁止生物武器公約》核查議定書談判,這些都是美國的所作所為。2020年,在全球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緊要關頭,美國屢次威脅“斷供”世衛組織後直接宣布退出。

  在那份美國參議院呼籲其他締約國敦促國際刑事法院調查俄羅斯的決議上,第一條“原因”是這樣寫的:“鑒於美利堅合眾國是全球自由、民主和人權價值觀的燈塔……”

  “燈塔”這樣的詞,當然不會從美國國會文件中消失,卻早已成為世界笑話。美國部分政客以及精英階層直到如今仍然保持著這種“美式帝國主義”和“宗教救世情結”相混合而形成的思維方式,自詡為“山巔之城”,把國際組織視為“自家後院”,想來就來、想走就走,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

  美國在置自身於事外的基礎上,不斷通過指責他國獲得道德上自我滿足的虛偽與雙標已為世人所共知——包括不少美國人。

  “我們是一個流氓國家,一個有著巨大領先地位的流氓國家——沒有任何其他國家能夠接近。然而,我們卻可以連眼睛都不眨地呼籲對別人進行戰爭罪審判。”美國著名知識分子諾姆·喬姆斯基近日一針見血地告誡美國人,全球南方對俄烏衝突的反應值得關注。這些國家雖然也表示衝突很糟糕,但基本反應卻是:“這是什麼新鮮事嗎?有什麼大驚小怪的?從很久以前,我們就一直受到你們美國的侵略。”

  也許正像喬姆斯基所說的,僅僅是將美國的文明水平提高到能夠真正以傳統受害者的視角看待世界的高度,就仍有很長的路要走。也只有上升到這個水平,美國才可能在俄烏衝突中採取更具建設性的行動。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