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中國經濟面面觀
http://www.CRNTT.com   2022-04-18 09:44:54


 

  “我國發展韌性強、潛力大、後勁足,國民經濟運行整體效能明顯提升,內需完整性與外需支撐力增強,有能力有條件頂住下行壓力和風險,有底氣有信心穩定宏觀經濟大盤。”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綜合形勢研究室主任郭麗岩說。

  國家大“賬”背後,是行業領域、工廠車間,更有市場商戶、萬家燈火。

  千行萬業匯流成中國經濟大海。從行業領域“賬面”看,不同行業表現“冷熱不均”,整體穩定的態勢並未改變。

  從構成我國工業的41個大類看,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今年1至2月,有22個行業實現利潤同比增長或減虧,其中有15個行業利潤增速超過10%,中國經濟依然強韌。

  受益於國際大宗商品價格高漲,能源原材料等上遊行業利潤大幅上升。經過一輪市場出清,船舶製造行業迎來擴張周期。1至2月,75家重點監測船舶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同比增長13.9%。

  經濟加快轉型,高技術產業和新興產業迎來發展的春天。今年前兩個月,軟件業務、信息技術服務收入同比分別增長11.6%和13.1%。新能源汽車、集成電路、醫療健康等站上風口。一季度新能源汽車產銷同比均增長1.4倍。

  3月份以來,具有強傳染性的奧密克戎變異株迅速蔓延至我國30個省份,累計報告本土感染者超32萬例……疫情防控的形勢嚴峻複雜,也給諸多行業帶來直接衝擊。餐飲業、零售業、旅遊業、公路水路鐵路運輸業、民航業等接觸式聚集性服務業運營艱難。中國旅遊研究院估算,一季度全國國內旅遊出游人次和國內旅遊收入按可比口徑只有2019年同期的80%和47%。

  “僅今年3月份,全省餐飲業估算累計損失上百億元。”江蘇省餐飲行業協會會長於學榮說,對417家企業的調研反饋顯示,全省星級酒店餐飲營收下降明顯,一些小型餐飲企業的營業門店生存困難。

  企業穩則經濟穩。企業是經濟運行的細胞,億萬市場主體構成經濟發展的中堅。“穩字當頭、穩中求進”的經濟工作要求,關鍵之處就是要看超1.5億戶市場主體能否穩定預期、穩健發展。
  從企業“賬面”看,大型企業、上游企業和高新技術企業經營效益較好;但為數不少的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面臨較大困難,不容忽視。

  今年1至2月,全國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營業總收入同比增長14%,利潤總額同比增長16.8%。對經濟總量貢獻度占六成的4800萬家中小微企業繼續保持較高活躍度。一季度民營企業進出口同比增長14.1%,拉動外貿增長6.6個百分點。

  從A股4700多家上市公司看,截至4月15日,共有1795家上市公司披露2021年年報,近九成公司實現營業收入增長,約七成實現淨利潤增長;截至4月14日,已發布2022年一季度業績預告的498家公司中,有387家預計一季度淨利潤增長,其中190家預計淨利潤最大增幅超過100%。

  值得注意的是,當前中小企業面臨的壓力在上升,一季度中國中小企業發展指數連續四個季度下降。一些製造業企業原材料成本上升、訂單外流、庫存壓力加大、產業鏈供應鏈堵點卡點增多,現金流吃緊。在服務業領域,一些中小微企業或個體工商戶,面臨消費市場萎縮、經營成本上升、人工租金上漲、防疫開支增加、平台傭金高企,融資難融資貴問題依然突出。

  一個個市場主體,連接經濟命脈與城鄉循環,關係著人們的柴米油鹽、三餐四季。在當前超預期衝擊下,中國正點燃更多政策“篝火”,溫暖市場主體,穩定發展預期。

  實施新的組合式稅費支持政策,全年為市場主體退稅減稅約2.5萬億元;金融系統加大力度向經濟“輸血”,一季度新增人民幣貸款同比創新高;今年3.65萬億元新增地方政府專項債中用於項目建設的額度已全部下發,將帶動更多社會投資投向基礎設施建設,發揮穩經濟穩就業關鍵作用。

  新華社多路記者採訪了解到,各地多部門正在想方設法研究出台更多有針對性的穩增長政策。專家建議,要確保已出台政策早落地早見效,同時政策工具箱要準備充足,必要時及時出手。

  綜合觀察中國經濟“賬面”——外貿保持穩定,內需需要提振;高技術產業加速奔跑,接觸式服務業遭遇“寒流”;上游產業較熱,一些下游產業遇冷;一些大型企業效益較好,不少中小企業壓力加大;國家財政整體穩定,一些基層財政壓力大;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但新的挑戰和風險不斷出現……

  這就是今天的中國經濟:穩字當頭、穩中求進。開局平穩中,有亮點,也有難點;有希望,也有困難。機遇與挑戰交織,動力與壓力並存。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