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社區抗疫,居村書記當“頭雁”
http://www.CRNTT.com   2022-04-17 11:03:36


  中評社北京4月17日電/據人民日報報道,上海疫情防控,把這樣一個群體驟然推到最前線,直面2500萬市民最迫切的民生需求,擔起各種急難險重任務,讓各項防控措施落地見效、發揮作用——他們是基層抗疫的“頭雁”,是在一線全力奮戰的居村黨組織書記。

  名都居民區黨總支書記朱雪萍:

  睡了14天車後座,“居民的希望都在我們身上”

  普陀區甘泉路街道名都居民區黨總支書記朱雪萍,已經連續工作了一個半月。她是上海最早投身抗疫的居民區黨組織書記之一。

  早在2月28日晚9點,因有一例本土確診病例住在居民區內的西部名都花園,小區實施封閉管理,此後14天,約1500名居民共同“居家抗疫”。

  “平時辦公不在這個小區,但疫情就是命令!”朱雪萍帶領4名社工立刻“逆行”進入小區,50多名機關幹部、社工和社區民警也緊急加入。

  為準確掌握和上報整個小區封控人員的信息,朱雪萍帶領工作組嚴格落實管控措施,精心安排工作環節。小區內公共的室內區域面積不大,14天裡,大部分工作人員都擠在一間活動室裡休息,朱雪萍則乾脆把車後座當成“床”,睡了近半個月。

  3月中旬,該小區如期解封,但居民區內另一老舊小區又出現了陽性人員,朱雪萍馬不停蹄,再次投入戰疫,直到現在。

  47天“連軸轉”,50多歲的朱雪萍聲音沙啞,每天仍在組織居民核酸篩查並幫助配藥、協調物資……“最讓我欣慰的是,很多90後站了出來,作為志願者衝在一線,讓我刮目相看”,朱雪萍說,兩個小區共5000餘名居民,有130多名志願者幫助工作,解決了很多棘手難題。

  封控時間長了,很多居民遇到困難都找朱雪萍,一天24小時,除了後半夜,幾乎電話不斷。她說:“居民的希望都在我們身上,一定要盡最大的努力幫助大家解決困難,奮戰到勝利。”

  陳家巷居民區黨總支書記盧曉燕:

  用“笨辦法”采樣,“辛苦不怕,只要把事做好”

  “我們居民區比較特殊,除了一個集中的小區外,其他都是沿馬路的獨棟房屋。”長寧區陳家巷居民區黨總支書記盧曉燕說。53歲的她,自3月底啟動“戰疫狀態”後,一直在堅守。

  2400多戶人家,居民有3900多人,包括她在內,社區工作人員僅11人,其中兩人還被封控在浦東家裡。

  “好在志願者很給力!”盧曉燕說,自3月20日居民區陸續出現陽性人員並啟動封控措施後,先後有180多名居民報名成為志願者。

  居民區內有幾棟高層建築,核酸篩查采樣時,居民區根據人員分布,每次布置3到4個采樣點位,按樓棟一個一個開展,實行分批、分層有序錯時下樓采樣。這樣的“笨辦法”,花費時間很長,但能夠盡量避免人員聚集。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