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應對高技術製造業面臨的挑戰
http://www.CRNTT.com   2022-04-15 08:55:12


  中評社北京4月15日電/製造業是國民經濟的主體,是立國之本、強國之基。以電子信息、航空航天等為代表的高技術製造業,是國民經濟的戰略性先導產業,是衡量一個國家和地區現代化水平和綜合競爭力的重要標誌。高技術製造業具有高創新性、高滲透性和高帶動性,已成為中國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重要領域,是保障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暢通國民經濟循環、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關鍵一環,對培育中國國際競爭與合作新優勢具有重要意義。

  經濟日報發表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產業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鄭騰飛文章表示,近年來,中國高技術製造業發展整體上保持穩中向好。今年1月至2月,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4.4%,比去年12月提高2.3個百分點,高於規模以上工業6.9個百分點,繼續保持較快增長態勢。

  但也要看到,當前外部環境不穩定不確定因素增多,原材料價格持續保持高位,一些非經濟因素影響了經濟領域相關產業的正常發展,高技術製造業自身也面臨自主創新能力不足、發展後勁不足等現實挑戰,這些都阻滯了高技術製造業更好發展的步伐。

  文章分析,一方面,外部環境不穩定不確定因素明顯增多,技術壁壘和供應鏈阻滯對高技術製造業發展形成雙重壓力。就高技術產業發展的特點而言,不完全競爭、動態規模經濟和技術外部性等都較易引起貿易摩擦。當前,一些發達國家出台政策法規將中國企業和科研人員限制在部分產業鏈創新鏈之外,關鍵領域知識技術的外循環受阻,產業發展也存在游離於全球核心創新網絡之外的風險。由於高技術企業長期融入國際產業分工,國際化程度普遍較高,全球供應鏈創新鏈加速調整和重構將對高技術企業高端產品供應鏈的穩定性造成衝擊。

  另一方面,受原材料價格上漲、“雙碳”目標約束的影響,高技術企業生產經營成本持續攀升。一段時間以來,基礎原材料價格高企,偏上游的采礦和原材料等行業PPI持續處於高位。需要注意的是,產業鏈利潤改善主要集中在上游企業,占比較大的中下游企業的利潤空間因此受到明顯擠壓。特別是一些中小企業,在上游漲價快、下游提價難的“兩面擠壓”下,面臨增產不增收、利潤不斷下滑等問題,有些行業的投資意願和投資能力也因此受到制約。同時,中國向“雙碳”目標持續進發,這就要求企業調整生產標準、工藝流程以及能源消費狀況,短期內也將推高企業的生產經營成本。

  就高技術製造業本身而言,還存在產業原創技術動力不足、科技成果轉化不暢、創新能力有待提升等問題,這些短板弱項也不容忽視。

  文章認為,在新發展階段,加快發展高技術製造業是鞏固製造業競爭優勢、推動製造業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邁進的必然要求,也是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性、確保產業安全的戰略選擇,對建設製造強國、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對此,需充分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和超大規模國內市場等優勢,以提升科技創新能力水平為核心,強化國內循環的主導作用,推動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為高技術製造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