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凱瑞·布朗新書《歐洲人眼中的中國》發布
http://www.CRNTT.com   2022-04-15 00:33:15


 

  本書摘錄了一些文章以幫助讀者從不同的角度來理解這個故事:中國如何成為了“東方”的主要代表。其中既有西方人對中國文明的認知,也有來自西方視角的批判。在21世紀的今天,雖然大流行阻礙了面對面交流,但在“一帶一路”、中歐班列、各類經貿合作和全球化背景下,中歐之間的關係更為重要。本書在此時出版,對於幫助世界從歷史視角、多維視角理解中國大有裨益。

  在嘉賓討論環節,全球化智庫理事長王輝耀表示,這本書的結構相當嚴謹,從不同學者的著作和描述中一步步讓我們看到了西方人對於中國的看法是如何演變的,這實際上也是一種歷史的反思,我們也應該多看看在過去40年我們之間的溝通交流帶來了什麼樣的認知變化,找到一些共識點,為人類和未來做出更多努力和貢獻。“這本書的出版真的是恰逢其時,現在東西方出現了衝突,但在這本書中我們看到了文明與文明之間是可以融會貫通的,這是文明之間的碰撞。”非常重要的一點是,當我們在閱讀這些書時,我們要有一種歷史的反思,我們需要對歷史進行在人文、歷史文化層面上的再挖掘。歐洲國家和中國都擁有悠久的歷史文明,中歐是重要的貿易夥伴,人員交往頻繁密切,中歐之前加強交流與溝通是不可或缺的,尤其對未來的和平與發展而言。如今中英之間經濟交往越來越頻繁密切,相信英國在中西方交流上可以發揮非常重要的橋梁作用。

  中譯出版社社長喬衛兵最後總結到,布朗先生的著作非常有意義有價值,從800年歷史的視角,選取了16位歐洲知名的文人、專家、學者、政治家對中國的看法,作者有兩個詞非常好,一個是“親歷者”,一個是“旁觀者”。在過去歐洲人對中國既有比較實際客觀的認識,同時也有誤解的地方,閱讀這本書,我們可以從古人的角度,汲取養分,辨別是非,這本書的出版有利於幫助促進中國和各國之間的溝通交流發展。而這本書講的是過去800年間的文化交流,期待布朗先生未來在書中會如何描述世界衝突、變化下的中國,以及歐洲與中國的交流和歐洲人審視中國社會變化的基本認識,期待能擁有更多合作機會。“當下我們面臨著緊張的國際格局和未知的國際經濟政治環境,中歐應該著眼於人類命運共同體,面向未來,共同建設和諧美好的人類社會。”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