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董昀:完善宏觀經濟治理向何處發力
http://www.CRNTT.com   2022-04-12 16:37:53


 

  改革開放以來,宏觀調控在推動經濟實現快速增長的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宏觀經濟治理體系建設取得了新突破,宏觀調控的視野也不斷拓寬,宏觀調控的科學性、系統性得到進一步提升。

  從宏觀調控目標看,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強調“堅持宏觀政策要穩、微觀政策要活、社會政策要托底,努力實現三者有機統一”,將宏觀政策、微觀政策和社會政策視為一個有機整體,統籌考慮。我國宏觀調控的主要任務是保持經濟總量平衡,促進重大經濟結構協調和生產力布局優化,減緩經濟周期波動影響,防範區域性、系統性風險,穩定市場預期,實現經濟持續健康發展。保持總量平衡,維護宏觀穩定,注重預期管理和系統性風險防範,是“宏觀調控要穩”的具體表現。但也要看到,我國宏觀經濟問題不只包含經濟波動問題,而且涵蓋改革發展多個方面。如體制改革對宏觀經濟的影響、宏觀調控體系的構成、長期發展與短期穩定的關係等問題,在宏觀調控中同樣占據重要的位置。因此可以說,我國宏觀調控目標涵蓋穩增長、防風險、調結構、謀發展、促改革、惠民生等各個方面,最終目標是實現高質量發展。

  從宏觀調控工具看,多重目標就意味著政策工具箱裡要儲備更多的工具。我國是一個改革發展任務艱巨繁重的發展中大國,在體制改革和系統性風險防範化解等方面還面臨較多挑戰,多一些備用的、可供選擇的政策工具很有必要。至於在具體施策過程中採用何種政策工具,則應當以有效地達到宏觀調控目標為基本原則來確定。在實踐中,隨著經濟體制的變革、發展階段的變遷和外部環境的變化,宏觀調控工具也必須不斷拓展和豐富,以提升宏觀調控政策的針對性、有效性。“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提出,“健全以國家發展規劃為戰略導向,以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為主要手段,就業、產業、投資、消費、環保、區域等政策緊密配合,目標優化、分工合理、高效協同的宏觀經濟治理體系”。由此可見,我國宏觀政策工具箱的功能將更加強大、更趨完備。隨著宏觀調控工具的日漸豐富,明確各類政策工具之間的關係,構建分工合理、協同發力的宏觀調控體系變得愈加重要。

  從宏觀經濟治理取向看,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要構建市場機制有效、微觀主體有活力、宏觀調控有度的經濟體制。這表明,在履行穩定宏觀經濟這一重要職能時,宏觀調控要把握好度。從調控方向上說,要相機抉擇,做到雪中送炭。從調控力度上說,要把握好分寸,用好預調、微調和區間調控等手段。從調控機制上說,既要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也要更好發揮政府作用。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