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網評:警惕指尖上的形式主義
http://www.CRNTT.com   2022-04-06 14:36:44


 

  “由於網絡投票和考核評比掛鈎,基層黨員幹部自然不敢怠慢。”在中山大學中國公共管理研究中心教授張緊跟看來,泛濫的網絡投票促發一系列“拉票”亂象:一是“人情拉票”,濫用親友、同事、同學等關係拉票,不少人礙於情面不得不投票;二是“金錢拉票”,參評人員或親友用電子“紅包”開道,親情、友情加利益誘導很難讓人拒絕;更有甚者找職業投票網店、團隊“刷票”。

  在這樣的方式下,投票結果的“水分”越來越大,甚至鬧出了不少笑話。不久前,有媒體報道,在最具安全感鄉鎮評選投票中,某鄉鎮戶籍人口僅2萬多人卻投出7萬多票;另外兩個鄉鎮的戶籍人口和票數也相差甚遠。“你說這個票數是怎麼出來的,是不是剛滿月的嬰兒也投出自己的一票?票數上去了,就能證明一個地方真的非常安全嗎?”當地基層幹部表示質疑。

  在今年全國兩會上,有人大代表建議指出,網絡投票弊大於利,很容易淪為人脈、金錢或者權力的比拼,“在一些專業投票中,相當一部分外行並不具備真正的鑒別能力,最終結果也不能體現被評者的真實水平。”另外,不良投票行為滋生出“刷票公司”,使本應公平公正的評選變了味道,助長了社會浮躁、攀比之風。

  “看似方便的網絡投票活動給基層帶來了難以承受的形式主義之重。”張緊跟認為,一波波網絡投票任務襲來,讓基層減負陷入“越減越重”的惡性循環。

  線上“收到”代替實際做到,指尖上的形式主義危害不容小覷

  “四風”問題具有頑固性,稍不留神就會反彈回潮。在強有力的高壓態勢下,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的生存空間被大大擠壓,但值得警惕的是,類似網絡投票式新變種新花樣依然時有發生。

  強制要求下載APP、關注公眾號,把下載量、粉絲數當成依據進行排名通報;檢查工作變成檢查“留痕”照片,把照片規格和數量當成評判工作好壞的唯一標準;單位公眾號發布內容閱讀量不高,就要求幹部職工點贊評論轉發,並截圖發到單位群……這些花樣層出的“指尖上的形式主義”,給基層幹部帶來極大困擾。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