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減輕育兒負擔樂見更多實招
http://www.CRNTT.com   2022-04-04 09:33:35


  中評社北京4月4日電/日前,國務院發布新規,明確納稅人照護3歲以下嬰幼兒子女的相關支出,按照每個嬰幼兒每月1000元的標準定額扣除,新政從今年1月1日起實施。

  北京日報發表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專聘研究員,公共管理學院教授王叢虎文章表示,從政策層面看,這一福利在預期之中。隨著中國人口發展進入新階段,完善生育政策配套措施、構建生育友好型社會,成為近年來廣受關注的民生議題。尤其《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優化生育政策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的決定》發布以來,各地各部門都在積極行動,延長產假、加大嬰幼兒托位供給等一系列舉措相繼出台。今年全國兩會上,“將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費用納入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成為重磅議題,而十多天後這一“減稅紅包”就送達千家萬戶,充分展現了政策導向的“溫度”、政策落實的“速度”。

  新政振奮人心,也在於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的“普惠”屬性。與其他生育政策相比,通過稅收調節作用降低家庭育兒成本,本身具有保障性強、操作性規範等特點,可以最大限度惠及更多人。此前,“3歲以上孩子”的撫育成本如“子女教育”,已在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之列。相關調查顯示,各個扣除項目中,“子女教育”和“老人贍養”的獲益人數最多,有子女教育負擔的中青年群體享受的減稅比例最高、減稅額最多。眼下,“3歲以下”撫養成本也被納入其中,既是一次政策上的無縫銜接、擴容升級,更是以“真金白銀”減輕“養娃”負擔的務實之舉。

  文章指出,從國家治理的角度看,生育問題不僅僅是家庭事務,更是關涉社會良性運轉的公共事務。這也在客觀上決定了,支持生育的配套政策,需要貫穿孩子成長的全過程。生育、養育之外,還有教育,而教育又涉及入園入校、均衡資源等現實問題,這些都需要一攬子政策舉措來統籌協調,覆蓋全周期。此外,除了注重降低看得見的經濟成本之外,還應加強精神上的支持、社會氛圍的營造等等。

  文章最後說,政策的生命力在於“實”。這些年來,不論是倡導適齡婚育、優生優育,鼓勵夫妻共擔育兒責任等價值理念,還是加強對天價彩禮等陳規陋習的規範引導,都在助力構建新型婚育觀和現代家庭觀。合力破解撫育焦慮,切實減輕家庭生育、養育、教育負擔,才能充分釋放生育潛能,讓育齡人群“孕得優、生得安、育得好”。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