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哪怕只有一戶人家,也要守在這裡”
http://www.CRNTT.com   2022-04-01 09:03:41


雪後的雙湖縣協德鄉。(來源:人民日報)
  中評社北京4月1日電/據人民日報報道,雙湖縣,全國海拔最高縣,平均海拔5000米,每年超過200天刮著8級以上大風……惡劣的自然環境,使雪域高原的這座小縣城被人們稱為“人類生理極限的試驗場”。

  2018年,西藏自治區黨委、政府決定實施極高海拔地區生態搬遷規劃,雙湖縣群眾開始陸續搬遷。搬遷期間,不少幹部仍堅守在雙湖縣,站好最後一班崗。

  “要把工作做細致些,才能對得起群眾的信任”

  在雙湖的第一夜,記者躺在床上輾轉反側。寒冷和缺氧像兩塊石頭一樣壓在身上,一夜醒來四五次。而對於多數雙湖縣幹部來說,他們早已習慣。

  晚飯時間,雙湖縣委辦公室幹部熊文濤和妻子視頻通話。“家裡怎麼樣啊?”“讓孩子來打個招呼。”

  這是熊文濤在西藏工作的第十八個年頭,家人都在陝西生活,今年春節他也沒回家。掛了電話,熊文濤笑著說,“今年要規劃搬遷,工作特別多,我得守在這兒。”

  “想回去嗎?”記者問熊文濤。“咋不想?”他沉默了一會兒,接著說,“但任務艱巨,要把工作做細致些,才能對得起群眾的信任。”

  一個多月前,熊文濤不小心得了感冒。剛開始沒當回事,過了一段時間,他開始喘不上氣。久在高原,大家也有了一些基本判斷——“可能是肺水腫了!”

  由於縣裡醫療條件差,大家趕緊把熊文濤送往那曲市區。從雙湖縣到那曲市有500多公里,開車要大半天。到了市區,因病情嚴重,醫生簡單處理後建議他前往拉薩治療。就這樣輾轉數日,經過多地治療,他的病情才穩定下來。“都說在高海拔地區生活久了能習慣,可哪有真的習慣,無非是硬扛著。”回憶起那段難熬的時光,熊文濤如今已心靜如水。

  除了自然環境惡劣,雙湖縣的基礎設施也很薄弱。為了滿足供電需求,縣城外的山丘上鋪滿了光伏板。望著光伏板,雙湖縣公安局民警帥海深有感觸:2017年,他剛到雙湖時,全縣的電力都要倚靠這一片光伏板。“那時候供電不穩定,幾乎隔天就要停電。一旦下起大雪來,全縣電力一周都供應不上,真是太不方便了!”

  在雙湖工作了5年,這個貴州小夥已經能熟練地用牛糞燒爐子了。雙湖是牧區,很多地方缺少燃料,又經常停電。屋子冷,他就學習當地老鄉燒牛糞取暖。“我本以為燒牛糞和燒煤塊差不多,其實差別很大,慢慢摸索才能掌握其中的竅門。”帥海一邊和記者比劃,一邊笑著說,“要不是在雙湖,這輩子哪有機會學會這些喲。”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