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跨境資本流動保持平穩有序
http://www.CRNTT.com   2022-03-29 14:53:42


  中評社北京3月29日電/據經濟日報報道,近日,國家外匯管理局發布《2021年中國國際收支報告》(簡稱《報告》)顯示,2021年,跨境雙向投融資保持活躍,非儲備性質的金融賬戶順差達382億美元。2022年,跨境雙向投資有望保持合理有序、總體均衡的發展態勢。

  具體來看,2021年,直接投資順差處於高位,主要是外資繼續看好中國市場和經濟良好發展潛力;證券投資雙向交易活躍並延續順差,說明我國金融市場對外開放逐步加深,人民幣資產對外資吸引力增強;其他投資為逆差,主要是境內主體增加對外存款、貸款等。2021年末,我國對外金融資產和負債較2020年末分別增長5%和11%,對外淨資產達2.0萬億美元。

  展望2022年,《報告》認為,全球經濟增長將有所放緩,主要發達經濟體貨幣政策繼續調整,外部環境存在較多不穩定不確定因素。但我國經濟運行將保持在合理區間,金融市場改革開放穩步推進,外匯市場成熟度不斷提升,有助於我國國際收支保持基本平衡,預計經常賬戶維持合理順差格局,跨境資本流動保持平穩有序發展態勢。

  跨境資本流動平穩有序是經濟金融運行穩健的重要指征。近日,美聯儲加息“靴子”落地,有不少觀點擔憂其對新興市場帶來的外溢效應,特別是對新興市場國家而言,美元走強將導致新興市場面臨外債成本高企和資本外流壓力加大的風險。美聯儲加息將對我國帶來什麼樣的影響?

  “討論因發達經濟體貨幣政策轉向引發資金大進大出這個問題,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要區分基本面好的新興市場和壞的新興市場。”中銀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管濤認為,有的新興市場,基本面比較脆弱,存在諸如經濟衰退、高通脹等問題,當發達經濟體的貨幣緊縮,全球流動性收緊可能導致其更多暴露在緊縮恐慌之下。另一類新興市場,基本面較為強勁,經濟復甦較快,通脹較低,財政和貨幣政策空間較大,特別是貿易順差,對資本流入的依賴較小,此時如果其匯率彈性增加,反而有助於擺脫美元陷阱,避免被“剪羊毛”。

  “這些經濟體的貨幣在發達經濟體貨幣緊縮、資本回流發達市場時也會出現貶值壓力,但影響有限,也不會對當地的貨幣政策形成掣肘。”管濤表示。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