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打造產業特色鮮明的自貿試驗區
http://www.CRNTT.com   2022-03-24 08:18:43


  中評社北京3月24日電/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是與時俱進提升中國經濟發展水平的戰略抉擇,也是塑造中國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新優勢的戰略抉擇。自貿試驗區具有地處國內、聯通國際的巨大優勢,需在實現自身發展的同時更好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為此,各個自貿試驗區要以加快發展各具特色的產業為抓手,並不斷延伸和拓展產業鏈,通過產業鏈的輻射和帶動來更好推動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

  經濟日報發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對外經濟研究部趙福軍文章表示,世界正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國際經濟格局正在加速變化和調整,國際競爭將更加激烈,世界進入新的動蕩變革期。要在更加激烈的國際競爭中脫穎而出,掌握發展的主動權,打造產業鏈競爭優勢尤為重要。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先後部署設立21個自貿試驗區,形成了覆蓋東西南北中的試點格局。2021年7月的數據顯示,中國自貿試驗區已累計在國家層面推出278項制度創新成果,充分發揮了改革開放“試驗田”的作用。與此同時,自貿試驗區積極服務產業發展需求,建成了一批世界領先的產業集群,為高質量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面向未來,各個自貿試驗區可基於現有的產業基礎,順應時代發展大勢,更好服務國家戰略需要,在打造特色產業上持續發力。

  (一)

  文章指出,著眼於打造產業特色鮮明的自貿試驗區,切實發揮自貿試驗區對推動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重要作用,是一項重要工作。

  具體來看,打造特色產業,需促進產業發展更聚焦、更具特色,提升產業發展水平。在聚焦產業發展重點上,自貿試驗區要集中資源發展重點產業並形成優勢,在集中力量夯實優勢產業的基礎上再考慮產業發展多元化的問題;在打造產業特色上,力爭使每一個自貿試驗區片區都能形成特色更加鮮明的優勢產業,形成“一片區、一特色、一品牌”;在提高產業發展水平上,自貿試驗區不僅要做大特色優勢產業的規模,而且要提高發展質量,提升產業的國際競爭力。

  與此同時,自貿試驗區還需注重與周邊區域、國內其他自貿試驗區形成分工互補的格局,選擇適合自身資源禀賦、有利於發揮優勢的產業定位。比如:東部地區的自貿試驗區可以瞄准國際產業發展前沿,發展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前沿產業;中西部地區的自貿試驗區既可以與東部地區自貿試驗區開展分工合作,也可以結合所在區域的資源禀賦,凸顯產業發展特色。

  (二)

  文章強調,在發展特色優勢產業的基礎上,加快延伸拓展產業鏈,積極打造產業鏈競爭優勢,是中國自貿試驗區建設的一項重要任務。作為高水平開放平台,自貿試驗區可以在培育產業鏈競爭優勢等方面先行先試,為中國其他地區參與全球高水平競爭和國際循環提供有益經驗。

  在實踐中,既可以在自貿試驗區內打造產業鏈,圍繞已有的特色優勢產業來謀劃,不斷完善產業鏈上下游和關聯產業,延伸和拓展產業鏈條,推動特色優勢產業集聚,進而形成產業集群,構建產業鏈競爭優勢,又可以順應自貿試驗區特色優勢產業發展要求,在自貿試驗區外不斷拓展產業鏈上下游。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