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讓綠色早日成為自貿試驗區亮眼“底色”
http://www.CRNTT.com   2022-03-15 16:27:02


  中評社北京3月15日電/據經濟參考報報道,自由貿易試驗區(以下簡稱自貿試驗區)是我國統籌沿海沿江沿邊和內陸開放的高水平開放平台,承擔著高質量引進來和高水平走出去的歷史使命,在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中肩負著重要責任,對中國主動順應全球化經濟治理新格局、切實完善對外開放格局、有效促進經濟轉型升級具有重要意義。生態環境是自貿試驗區的競爭力和發展基礎,我國的自貿試驗區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水平與國家對自貿試驗區的戰略目標定位相比,還存在差距,需要不斷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早日讓綠色成為自貿試驗區發展的最亮眼“底色”。

  自貿試驗區生態環境保護受到關注

  一是重視從加快綠色發展轉型根源上解決環境問題。各地自貿試驗區採取多舉措推進綠色發展轉型,主要包括:發揮“三線一單”對區域發展的指導作用,嚴格重點區域、重點行業環境管理;禁止使用燃煤等高污染燃料和燃煤鍋爐項目,推廣使用清潔能源和集中供暖,建設清潔能源熱電聯供體系;積極推動交通結構調整,提升鐵路貨運水平,淘汰高排放老舊機動車,配置純電動出租車。

  二是持續深入推進生態環境質量改善。加強大氣污染源頭減排,減少使用水性塗料、低毒低揮發性有機溶劑,開展燃煤污染治理,精准抑制揚塵污染。培育節能環保專業園區,推動綠色、智慧港口建設。落實經營性用地和工業用地全生命周期管理土壤環境的要求。建設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置廠、餐廚垃圾處理廠,強化危廢處置能力建設。

  三是生態環境管理工作主要集中在“放管服”。深化環評審批簡政放權,簡化和豁免環評手續,實施環評告知承諾制,推出區域規劃環評和差別化清單分類管理的環評審批模式,大力發展綠色金融,設立環境保護引導資金用於補助企業在污染物減排等方面的技術改造等。

  四是不斷深入探索生態環境管理體制機制。提升環境准入標準,對能源、資源消耗高,環境風險大的項目“一票否決”。加強生態環境監管隊伍和能力建設,實施環境污染治理專業化、社會化第三方托管服務。一些地方創新生態環境管理模式,如湖北自貿試驗區宜昌片區創建全省首例環保二維碼信息公開系統,遼寧自貿試驗區開展生態環境領域“證照分離”改革試點等。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