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春耕正當時 行業加速探索大數據賦能農業
http://www.CRNTT.com   2022-03-18 16:13:42


 

  “與傳統果園不同,通過數字化手段,這片占地近1000畝的果園只需要20多人來維護,相比過去的粗放式管理,效率提高10倍以上。”山東淄博一家智慧農業公司負責人表示,園區主要集成數字果園管理系統、網室保護性系統、智能水肥一體化系統、智能農機、農業物聯網等先進技術,通過人工智能、5G通信、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等高新技術,實現對農業的精准化種植、智能化決策、可視化管理。

  從天上的衛星,到地上的5G,星地融合網絡正在賦能各行各業。張弓認為,這是我國發展農業信息和數字化中獨到的優勢。他表示,首先,我國擁有覆蓋面積較廣的5G信號,尤其在農村地區;其次,中國航天技術也處於世界領先水平。通過天地聯動,相關數據和信息便可以通過網絡傳遞至每一位農民的手機裡。

  “隨著互聯網、物聯網產業和遙感技術的融合日益深入,農業遙感應用技術已經與人們的生活密不可分,必將成為具有巨大產能價值的高新技術產業之一,我國的遙感事業還有很大的挖掘空間,在未來,人們應該不斷利用各種資源和優勢加快步伐發展遙感技術,向遙感強國邁進。”劉煥軍說。

  “十四五”規劃綱要中指出,要完善農業科技創新體系,創新農技推廣服務方式,建設智慧農業。據了解,今年我國將深入推進“互聯網+”農產品出村進城工程,加快110個試點縣建設。目前,我國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超過60%,全國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到71%。

  此外,據張弓介紹,通過運用北斗導航系統,無人駕駛技術已經在部分地區的田間地頭得到應用。“可以看到,在低速、封閉的場景下,農機的無人駕駛技術已經日趨成熟。”張弓說。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