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誰來當技術工人”這道題需系統解答
http://www.CRNTT.com   2022-03-17 08:49:18


  中評社北京3月17日電/一直以來,關於“普職分流”的話題總能引起不小範圍的社會討論,激起一部分家長的教育焦慮。而在討論背後,還有一個問題值得追問:在仍處於工業化發展階段的中國,技術工人從哪裡來?

  目前人們對職業教育認可度不高。這種狀況一方面與職業教育生源、培養模式以及培養質量有關,另一方面因為部分年輕人出於對工作條件、技能提升、職業回報等的考慮,更加青睞自由靈活的工作,而不願進工廠。

  技術工人是我國經濟結構轉型升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大量勞動人口的成長與流動也關涉萬家燈火與社會穩定。當前,我們必須要從頂層設計上系統性思考技術工人的來源、培養和發展問題。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一些製造業和職業教育發達的國家,在對學生較早“分流”的同時提供了多條“回流”路徑。比如在新加坡,學生在小學、初中畢業時都要經歷“分流”,這使職業教育作為中學後教育的地位得以鞏固,職業教育的生源數量和質量得以保證。根據學生特點因材施教,最大限度減少輟學率和人力資源浪費,這也有力支撐了所在國的經濟轉型。

  當前,雖然我國經濟結構轉型升級對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增加,但企業“招工難”的問題依然存在。在筆者參與的近兩年對部分院校的調研中可以發現,僅有30%左右的製造類專業學生畢業後進入製造業企業工作。人社部2月份發布的最缺工100個職業排行中,有43個屬於生產製造相關職業,而這種製造業用工緊缺現象自2019年第三季度該排行發布以來一直存在。

  目前來看,我國技能型勞動者缺乏,其供給主力仍應是中等職業教育。當然,各地經濟發展水平和人才需求不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合理規劃普職比例。此外,我們更應關注分流後學生如何培養以及學生的發展和激勵問題。分流後培養質量和發展通道等問題解決了,不僅可以避免“一考定終身”,其所帶來的焦慮、分層等問題也迎刃而解。如果能加快教育多元化發展,給孩子更多的機會,因材施教,分流就會成為根據學生特點的“自主選擇”而不是被淘汰後的“次等選擇”,也就真正實現了普職“同等重要”。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