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讓綠色早日成為自貿試驗區亮眼“底色”
http://www.CRNTT.com   2022-03-15 16:27:02


 

  自貿試驗區生態環境保護依然面臨嚴峻挑戰

  一是存在結構性問題。空間規劃合理性有待提升,結構性轉型優化調整存在困難,部分自貿試驗區重工業偏多,空地較少,難以滿足調整需要。清潔能源較少,火電占比較高。軌道交通薄弱,鐵路運輸能力不強,物流運輸大多依賴貨車,機動車特別是重型柴油車數量多、排放量大。二是生態環境問題亟待統籌解決。生態系統質量有待優化,生態廊道、濱水綠帶建設仍需加強。大氣環境質量持續改善難,臭氧問題突出,各類大氣污染物排放量大。一些企業廢水、固廢產生量大,且難以循環化資源化利用。污水處理設施未能與未來產業相匹配,管網建設不完善。三是生態環境管理體制機制尚不健全。審批權限賦權機制仍有待優化,審批流程較長。生態環境管理機構有待完善,生態環境部門和自貿試驗區管理部門的有效聯動性仍需進一步提升,環境管理機構的職能交叉。生態環境管理人員專業能力薄弱,亟待培訓和提升能力。監管能力與任務不相匹配,部分自貿試驗區監測網絡站點建設仍不健全,難以滿足繁重的環境保護監管需求。

  將自貿試驗區打造成生態文明制度創新高地

  ——建設成為全面綠色轉型發展引領區。嚴格自貿試驗區空間管控,合理規劃產業、企業空間布局。針對部分自貿試驗區產業結構偏重的情況,重新規劃自貿試驗區內產業,採取騰籠換鳥的方式調整重污染產業。提高自貿試驗區製造業的綠色化水平,發展新能源、節能環保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建設綠色再製造中心。推廣“互聯網+貨運物流”新業態、新模式,開展綠色貨運配送示範工程。發展綠色倉儲建設,鼓勵支持大型倉儲設施應用綠色材料、節能技術裝備以及能源合同管理等節能管理模式。

  ——打造成為碳中和試點示範區。提升區內清潔能源使用比例,優先使用非化石能源和天然氣,禁止煤炭使用。重點發展倉儲物流的區域,率先進行公轉鐵建設,實施多式聯運示範工程,鼓勵使用新能源汽車。建設交通樞紐、物流園區。率先實現碳達峰,鼓勵建設近零碳排放示範工程。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