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創造了人類減貧史上的奇跡
http://www.CRNTT.com   2022-03-14 18:00:48


  中評社北京3月14日電/據人民日報報道,河南省澠池縣英豪鎮幸福裡社區,脫貧戶姚萬鎖告別土坯房,搬進新樓房,對現在的生活非常滿意:“水電路樣樣通,看病上學都方便,俺們趕上了好時代,真是住進了‘幸福裡’。”

  廣西壯族自治區馬山縣加方鄉驫驫種養專業合作社,脫貧戶凡文紅幹勁滿滿:“學技術有培訓,興產業有政策,我在家門口上班,一個月能掙4000多元,好日子有奔頭!”

  中國大地上,一家一戶的脫貧故事匯聚成波瀾壯闊的脫貧攻堅答卷。經過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共同努力,現行標準下9899萬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832個貧困縣全部摘帽,12.8萬個貧困村全部出列,脫貧攻堅戰取得了全面勝利。

  2021年2月2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上指出:“我們在解決困擾中華民族幾千年的絕對貧困問題上取得了偉大歷史性成就,創造了人類減貧史上的奇跡”“這是中國人民的偉大光榮,是中國共產黨的偉大光榮,是中華民族的偉大光榮”。

  擺脫貧困,是中國人民孜孜以求的夢想,也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重要內容。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脫貧攻堅擺在治國理政的突出位置,把脫貧攻堅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底線任務,組織開展了聲勢浩大的脫貧攻堅人民戰爭。

  “扶貧始終是我工作的一個重要內容,我花的精力最多”“脫貧攻堅是我心裡最牽掛的一件大事”“我最牽掛的還是困難群眾”……習近平總書記飽含深情的話語,溫暖著貧困群眾的心田。總書記考察調研的不倦足跡,深深印刻在14個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的山山水水。

  精准扶貧精准脫貧,從做到“六個精准”到實施“五個一批”,扶到點上、扶到根上。創新工作機制,五級書記抓脫貧,層層動員促攻堅,全社會廣泛參與大扶貧。黨和人民披荊斬棘、櫛風沐雨,發揚釘釘子精神,敢於啃硬骨頭,攻克了一個又一個貧中之貧、堅中之堅,脫貧攻堅取得了重大歷史性成就。事實充分證明,中國共產黨具有無比堅強的領導力、組織力、執行力,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是抵禦風險挑戰、聚力攻堅克難的根本保證。

  脫貧攻堅創造了彪炳史册的人間奇跡,兌現了我們黨對人民的莊嚴承諾,深刻改變了億萬群眾的命運,深刻改變了貧困地區落後面貌,補齊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突出的短板。

  脫貧群眾收入年年漲,生活節節高,生活水平顯著提升。

  “現在鄉親們都努力奔向更好的日子。”雲南省昭通市昭陽區易地扶貧搬遷戶羅憲超說,住上城區新樓房,在扶貧車間加工手機膜,月收入5000多元,顧家掙錢兩不誤。

  “兩不愁三保障”全部實現,基本公共服務水平穩步提升。脫貧攻堅的陽光照耀到了每一個角落,無數人的命運因此而改變,無數人的夢想因此而實現,無數人的幸福因此而成就。

  脫貧地區產業興了,環境好了,人氣旺了,整體面貌發生歷史性巨變。

  “村裡變化天翻地覆,出行通客車,寬帶全覆蓋,田園綜合體新項目建起來,致富門路更寬了。”江西省井岡山市柏露鄉長富橋村村支書郭榮林說。在井岡山,城鄉協調發展的故事不斷上演。

  放眼全國,脫貧地區處處呈現山鄉巨變、山河錦綉的時代畫卷。具備條件的鄉鎮和建制村全部通硬化路、通客車、通郵路,脫貧村全部通上動力電。全國每個脫貧縣形成2至3個主導產業,經濟發展增速高於全國農村平均水平。

  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鬥的起點。乘勢而上,接續奮鬥,脫貧攻堅戰全面打贏一年來,鞏固拓展脫貧成果的號角響徹山鄉村寨。

  防返貧、強幫扶,脫貧基礎更加穩固。各地不斷健全防貧監測和幫扶機制,目前近70%的監測對象已消除返貧和新致貧風險,其餘人員經過一段時間努力也可消除風險,守住了不發生規模性返貧的底線。

  興產業、促就業,脫貧成效更可持續。截至2021年底,全國脫貧勞動力通過務工就業3145萬人,同比增加126萬人。“飯碗”多起來,腰包鼓起來,2021年全國脫貧群眾人均純收入超過1.25萬元,比2020年增長16.9%。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全面小康、擺脫貧困是我們黨給人民的交代,也是對世界的貢獻。讓大家過上更好生活,我們不能滿足於眼前的成績,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走過千山萬水,仍需跋山涉水。從擺脫貧困到鄉村振興,一個個脫貧縣、脫貧村真抓實幹、埋頭苦幹,扎實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接續推進鄉村振興,向著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闊步前進。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