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就業優先政策提質加力穩定就業大局
http://www.CRNTT.com   2022-03-14 09:00:09


  中評社北京3月14日電/過去一年,中國沉著應對新冠疫情等多種因素的不利影響,強化穩崗擴就業政策落實,聚焦重點群體、助企紓困、優化培訓服務協同發力,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確保就業形勢總體平穩,穩中向好,實現了“十四五”時期的良好開局。

  中國網發表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社會發展研究所研究員王陽文章介紹,2021年,全年就業目標任務圓滿完成,全國城鎮新增就業1269萬人,超額完成全年實現城鎮新增就業1100萬人以上的目標任務;城鎮調查失業率平均為5.1%,低於5.5%左右的宏觀調控目標。勞動力市場求人倍率穩定在1以上,供需保持基本平衡。

  文章表示,展望今年,外部環境更趨複雜嚴峻和不確定,中國經濟發展面臨需求收縮、供給衝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加上局部新冠肺炎疫情時有發生,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生產經營困難,就業總量壓力不減,結構性矛盾更加突出,就業形勢依然複雜嚴峻。2022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就業領域主要預期目標是,城鎮新增就業1100萬人以上,城鎮調查失業率全年控制在5.5%以內。面對諸多風險挑戰,今年穩就業工作任務更加艱巨,應繼續把就業擺在“六穩”“六保”首要位置,扎實推進《“十四五”就業促進規劃》實施,強化就業優先政策,落實落細穩就業舉措,確保完成全年就業目標任務,持續改善民生,推動實現更充分更高質量就業。

  文章提出,一是在高質量發展中強化就業優先導向,提高經濟增長帶動就業能力。解決就業問題,根本要靠發展。強化跨周期和逆周期宏觀調控政策有機結合,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財稅、金融等政策要圍繞就業優先實施,加大對企業穩崗擴崗的支持力度。深入實施擴大內需戰略,適度超前開展基礎設施投資,加快補齊重點領域短板,努力擴大有效投資,深入挖掘消費熱點,發展服務消費,拓展綠色消費,培育消費新業態新模式,開發就業增長點、擴展就業新空間。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推動健康、養老、育幼、文旅、體育和家政等生活服務業向高品質和多樣化升級,創造更多高質量就業機會。

  二是激發市場主體活力,著力穩住就業崗位。市場主體承載著數億人的就業創業,保住市場主體就能保住就業和經濟基本盤。改善民營經濟發展環境,依法保護市場主體的產權和合法權益。加快落實已出台的助企紓困穩崗措施,積極開展送政策上門服務。持續推進降成本工作,在稅費、融資等方面加大對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等市場主體的支持。對就業容量大、受疫情影響重的餐飲、住宿、零售、旅遊、客運等行業,加大各項幫扶政策的傾斜力度。扎實做好保供穩價,加強煤電油氣運調節,提振市場主體信心,增強穩就業內生動力。延續執行降低失業和工傷保險費率等階段性穩就業政策,對不裁員少裁員的企業,繼續實施失業保險穩崗返還政策,明顯提高中小微企業返還比例。

  三是釋放創新創業動能,增強創業帶動就業作用。創業是就業之源。不斷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深入推進公平競爭政策實施,有效治理惡意拖欠賬款和逃廢債行為,營造有利於創新創業的良好生態。加強創業孵化基地、雙創示範基地等載體建設,增強雙創平台服務能力,全方位降低創業成本。持續開展創業帶動就業示範行動,支持農民工、高校畢業生等人員創業。推動平台經濟等新業態新商業模式規範健康發展,完善靈活就業社會保障政策,開展新就業形態職業傷害保障試點。健全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勞動權益保障制度,支持多渠道就業創業。堅決清理取消對就業創業的不合理限制。

  四是抓好重點群體就業,切實兜牢民生底線。今年高校畢業生預計達到1076萬人,規模和增量均創歷史新高。要加強穩就業促就業政策對高校畢業生的覆蓋和支持,大力拓寬就業渠道,精准精細給予幫扶,持續提供指導服務,著力提升就業技能,確保高校畢業生就業率穩中有升。強化農民工工資拖欠治理,支持農民工就業創業。發展壯大縣域經濟,加快鄉村產業振興,加大以工代賑實施力度,為農村勞動力增加更多就地就近就業機會。強化易地扶貧搬遷群眾、殘疾人、零就業家庭成員就業幫扶,堅決防止和糾正各類就業歧視。聚焦重點群體,以企業為主體,大規模多層次開展職業技能培訓,使用失業保險基金支持穩崗和培訓,不斷健全公共就業服務體系,提高服務的及時性和針對性。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