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如何幫畢業生走好就業第一步
http://www.CRNTT.com   2022-03-10 09:15:07


2021年珠海舉辦的“粵港澳大灣區大學生就業實習雙選會”上,學生與參會企業代表交流。(圖片來源:新華社)
  中評社北京3月10日電/據光明日報報道,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今年高校畢業生超過1000萬人,要加強就業創業政策支持和不斷線服務。教育部此前發布的數據顯示,2022屆高校畢業生規模預計達1076萬人,同比增加167萬人。

  就業是民生之本、穩定之基、發展之要。今年,高校畢業生首次突破千萬,如何幫他們走好就業第一步,實現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成為代表委員們關注的話題。對此,他們有何見解建議?一起來聽聽。

  1.政策利好 求職途徑更加豐富

  當下,高校畢業生就業有何新特點?

  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周洪宇代表分析,當前,大學畢業生就業依舊保持一些原有特點,如就業流向依然以國內就業為主,新一線城市依然是就業首選地等。“不過也出現了一些新變化,如就業崗位與專業總體對口率顯著提高,就業滿意度保持高位略有下滑,成功求職的途徑更加豐富,考慮離職率略有上升等。”

  “靈活就業人數上升,‘慢就業’‘緩就業’持續。”浙江金融職業學院院長鄭亞莉代表指出,隨著時代發展,就業渠道已經拓展,催生了年輕人就業觀念改變,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將眼光投向了靈活就業這一渠道。此外,隨著就業競爭加劇,不少學生傾向於通過提升學歷和學校層次增加就業砝碼,今年碩士研究生考試報名人數增加幾十萬,全國專升本的比例也已達到了20%。

  “雖然國民經濟呈持續穩定恢復態勢,但不確定和不穩定的因素仍然較多,加之超千萬的畢業生總量壓力,就業形勢依然複雜艱巨。”周洪宇代表說。

  疫情對就業的影響仍在持續。鄭亞莉代表注意到,到現在為止,仍有部分行業和企業生產經營未恢復到疫情前水平,部分中小企業擴大吸納就業能力仍然不足,就業的結構性矛盾仍然沒有得到根本性緩解,“就業難”與“招人難”並存的現象仍然存在。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