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當代美國政治極化的多重根源
http://www.CRNTT.com   2022-03-04 19:53:11


  中評社北京3月4日電/據光明日報報道,政治極化是當代美國政治發展的顯著特征,也是其民主亂象的症結所在。狹義的政治極化專指美國政黨政治、國會精英的兩極分化,集中表現為政黨對抗白熱化、國會議員陣營化和意識形態兩極化;廣義的政治極化則涉及群體極化、文化極化和經濟極化,包括社會群體裂痕擴大、大眾文化對抗升級、貧富階層分化加劇、政治觀念對立衝突、政治行為極端激進等。政治極化不僅是一種客觀的政治現象,也是一種分析範式,為觀察美式民主發展變化、反思美式民主困境提供了全新視角和框架。那麼,當代美國的政治極化是如何興起的呢?

  經濟不平等持續加劇

  進入21世紀,美國經濟不平等的發展態勢令人始料不及,淪為“最不平等的發達國家”。集中表現為:收入差距不斷加大,中產階級持續萎縮,階層固化日趨嚴重,“貧困陷阱”顯現。

  據美國喬治敦大學庫普坎教授的研究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美國最富有的1%的人口占有全國近25%的收入。超級富豪與其他群體的收入差距不斷拉大,收入前10%的精英群體與中下層民眾的差距日趨明顯。中產階級一直是美國引以為豪的橄欖型社會結構的中堅力量。隨著財富被權貴階層聚斂,中產階級的境遇每況愈下,逐漸墜入低收入階層。甚至有學者斷言,以目前速度,美國中產階級不用10年將徹底消失。

  經濟不平等日益加劇,勢必引發社會領域的不平等,進而導致階層固化、“雙鑽石”結構等困境層出不窮。高收入與低收入兩大階層的裂痕越發明顯,富人與窮人間的對立越發嚴重。收入、財富和分配的不平等,硬生生把平等的權利想象和統一的共同體成員身份撕扯得支離破碎,階層之間相互質疑、彼此猜忌,甚至謾罵攻擊,為政治極化浮出水面提供了經濟根源。

  民粹主義強勢崛起

  民粹主義是當前美國最為活躍、極具影響力的思潮,以反精英、反體制、推崇暴力話語、倡導極端平民主義立場為鮮明特征。但受歷史傳統、陣營結構、政治主張的影響,美國的民粹主義又裂分為左、右兩大陣營。

  左翼民粹主義以城鄉低收入群體、外來移民等草根階層為主體,將生活窘境歸咎於精英階層的操縱和現行體制的缺陷,主張通過改變規則和制度以謀求發展空間;右翼民粹主義則以中產階層尤其是“鐵銹地帶”的白人藍領為主體,認為經濟全球化導致美國製造業衰落,外來移民搶占就業機會和福利份額,外來文化引發主流道德淪陷和社會分裂加劇,堅決反對高稅收,拒絕醫保改革。

  左翼和右翼都不喜歡富人,認為富人搶走了他們的財富;但右翼更不喜歡左翼,認為窮人得到太多社會福利,而這些都來自他們的納稅。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後,美國政府推行了一系列針對低收入群體的救助政策,右翼民粹主義者對此極為不滿,擔心政府要征更多的稅用來貼補窮人,於是喊出“你沒資格花我的錢”的口號。基於同樣的擔心,他們堅決主張限制外來移民。左右兩大陣營的興起加劇了美國政治的極化程度。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