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有效利用企業工商檔案查辦行受賄案件
http://www.CRNTT.com   2022-02-25 00:23:57


  中評社北京2月25日電/據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報道,企業工商檔案是企業在登記註冊和生產經營過程中產生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管理的材料,能反映企業生產、發展、經營等狀況。當前,一些行受賄人通過設立“影子公司”、經營虛假業務、隱蔽資本操作等手段掩蓋行受賄事實,妄圖達到逃避監管與制裁的目的。企業工商檔案中記載與反映的信息,對於查辦該類行受賄案件大有幫助。

  企業工商檔案主要分為10類內容,主要包括企業證照(包括公司企業登記證、註冊證等),公司住所材料,法定代表人及董事資料,股東會決議,行政機關內部審批意見,相關批文,投資者證明,企業財務狀況,資金證明材料(包括驗資報告、資產評估報告等),公司章程、規定、制度等內容。考慮行賄行為和受賄行為存在對合關係,對於查辦行受賄案件來說,要圍繞受賄罪犯罪構成來審查和利用企業工商檔案資料。

  一是審查和利用能證明“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相關內容。通過審查行政機關內部審批意見、相關批文等資料,看是否有相關工作人員與案件有關聯,注意是否有敏感時間節點辦理的審批事項,與其他辦理同類事項的公司企業相比,該公司是否存在特殊和區別對待等等,重點研判在企業註冊、生產經營等各個環節,有無公職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影響、干預、操控的可能。比如,在相同條件下,若某一藥品生產企業在短時間內獲得了明顯超過其前期相同時段獲得的批文數量,就需要對其中是否有公職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幫助該企業獲得批文產生合理懷疑。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