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助企“開門穩”“開門紅”政策紅包密集派發
http://www.CRNTT.com   2022-02-21 11:18:31


  中評社北京2月21日電/據經濟參考報報道,虎年春節過後,不少企業緊鑼密鼓投入繁忙的生產中,鉚足“虎勁”加油幹。與此同時,針對廣大中小企業面臨的成本高企、訂單不足等“急愁難盼”問題,政策紅包密集派發。有關部門在財稅、金融等方面出台更大力度的紓困減負舉措,不少地方也早謀劃、早布局,拿出更具針對性、精細化的政策,助企“開門穩”“開門紅”。其中,進一步減稅降費、加大製造業企業獎勵力度、加大“專精特新”培育力度、推動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等成重點。

  “儘管有疫情影響,但是京滬港深各個分公司均正常開工,開工率100%,年後兩周新入職員工數是去年平均數的3.3倍,日本、新加坡等境外分公司開工狀況也呈現上揚趨勢。”思謀集團北京中心主任王樹林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目前該公司智能裝備、工業互聯網系統解決方案等核心產品一季度銷售任務均提前完成,預計今年營業收入有望達到去年的3倍。

  作為高新技術企業,北京聚通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也正開足馬力加油幹,力爭實現一季度“開門紅”。該公司高級市場總監程文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今年公司正穩步擴展數智化解決方案相關業務。開年以來,引入大量高精尖人才,開拓多個新業務板塊。目前公司整體運營前景可觀,並計劃在2022年啟動上市計劃。

  記者採訪獲悉,新年復工以來,不少企業投入緊張繁忙的生產中,鉚勁衝刺“開門紅”,奮力實現“全年紅”。

  不過,由於我國經濟發展面臨需求收縮、供給衝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廣大市場主體尤其是中小企業發展還面臨不少難題。

  青島市民營經濟發展局副局長張琳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採訪時表示,1月20日至2月8日,全市累計1575家企業參與了青島市民營經濟(中小企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開展的惠企政策問卷調查。結果顯示:近60%的企業認為2022年機遇與挑戰並存,34%的企業預期樂觀,6%的企業預期不樂觀。其中,46%的企業表示“成本上升,有訂單無利潤”;反映國內訂單下滑的企業占比22%。此外,還存在資金緊張、稅費負擔依然較重等問題。部分中小企業受制於用工、環保、用能用電等因素,無法擴產。

  “目前,受複雜多變的外部環境影響,中小企業在原材料價格高企、訂單不足、用工難用工貴、融資難回款慢、物流成本高等方面,確實存在著比較突出的問題。”工信部中小企業發展促進中心副主任周平軍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如何助力廣大市場主體尤其是中小企業應困局、開新局?

  日前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釋放了一系列加力紓困惠企的信號,包括延長製造業中小微企業緩稅政策,提供激勵資金支持增加普惠小微貸款,做好大宗商品保供穩價工作,緩解下游企業成本上升壓力等。

  相關部門也密集施策。財政部表示,實施新的減稅降費政策,加大對中小企業紓困幫扶力度,實施普惠金融發展示範區獎補政策,進一步加大對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的支持力度,鼓勵地方安排中小企業紓困資金等。人社部表示,將會同相關部門,抓好降費率政策“直兌直達”,抓好穩崗返還“免申即享”,抓好緩繳社保費“靶向發力”。工信部提出,健全優質企業梯度培育體系、推動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等。

  與此同時,地方助企“開門穩”“開門紅”政策也批量出爐。

  河北保定印發做好“助企開門紅”有關工作通知,在製造業企業、限上貿易企業、建築企業、郵政快遞企業等方面加大獎勵力度;安徽合肥發布“穩企增效9條”,加大企業融資、援企穩崗和科技型企業培育等支持力度,鼓勵製造業企業增產增收、製造業企業擴大投入、零售餐飲企業促銷增收等;浙江杭州推出助企“開門紅”10項政策,涉及穩崗補貼、融資補貼等……

  值得一提的是,加大“專精特新”培育力度、推動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成為關鍵發力點之一。

  2月17日,青島市啟動“我與企業共成長”系列活動,並舉辦了首場“專精特新”企業“卡位入鏈”對接交流會。現場30多家以“專精特新”為代表的中小企業與鏈主企業進行產品和技術對接交流。

  中特科技工業(青島)有限公司對接了可逆風機和高效外轉子貫流風機兩項技術解決方案,得到鏈主企業和技術專家的認可。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李學強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對接會給企業在資源對接上提供了更多機會,同時有利於加強上下游的產業鏈整合,推動產業集群快速發展。目前公司2022年的訂單已排到了5月份。”

  同樣受益的還有青島至亞美萊新型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卡位入鏈’讓我們與知名企業如青島海爾、中車青島四方機車實現了供需對接,並找到了新的市場增長點,堅定了我們在商用和民用領域深耕的信心。”該公司總經理丁肇聚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今年將投入1000多萬元新增一條全新的鑄造級貼膜生產線,努力實現行業領先的技術水平。

  “‘專精特新’企業‘卡位入鏈’對接交流會,就是為了充分發揮龍頭作用,助力中小企業產業鏈固鏈、補鏈、強鏈。”張琳表示,2022年將舉辦10場“卡位入鏈”對接交流活動,推動“專精特新”企業更好融入大企業產業鏈,打造“參天大樹”與“灌木叢”共生的良好產業生態。

  “中小企業好,中國經濟才會好。”周平軍表示,開年以來,多地陸續發布一系列有針對性的助企政策。各地早謀劃、早布局、早實施,對當地中小企業健康發展有著積極的推動作用。2022年穩企業的重點在於,出台綜合性和更為精細化的惠企政策,健全“專精特新”企業梯度培育體系,加大對中小企業信貸支持力度,完善中小企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等。

  展望2022年,周平軍認為,我國中小企業有很強的韌性和活力,隨著各項助企紓困政策的落地、各地推動中小企業“專精特新”創新發展力度的持續增強、各級中小企業服務機構服務能力的提升、中小企業發展環境的不斷優化改善,廣大中小企業將實現持續平穩健康發展,為保增長、保就業、保民生、保穩定作出更大貢獻。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