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用上航天技術的國產雪車有何特別之處
http://www.CRNTT.com   2022-02-16 08:58:10


 
  其中,雪車就是一個重要的突破方向。雖然在第一屆冬奧會上它就是正式比賽項目,在國外普及程度較高,但在國內,這項運動還非常小眾。一個重要原因是我們無法製造比賽專用雪車。大到國家隊訓練比賽,小到公眾體驗娛樂,都只能購買國外的產品。而歐美發達國家的代表隊,均有本國著名的研究機構或公司為其定向研發,將最新技術應用到比賽裝備中。

  “我們能夠買到的雪車,與歐美強隊使用的定制版雪車相比,運用的許多技術都相差懸殊,導致在冬奧賽場上,我國運動員面臨極大競爭難度。”楊小平說。

  2019年,科技部發布了第二批“科技冬奧”科研項目申報指南,立項支持雪車裝備的研發製造。專家一致認為:突破冰雪運動裝備“卡脖子”技術,就從雪車開始!

  參賽雪車主要由複合材料車體與金屬底盤車架組成,對重量、尺寸、基本用材有明確的要求。具體到車體,要求低風阻、耐衝擊,這樣才能提升速度,同時確保運動員的安全。“科研需要協同攻關,我們廣邀各方優勢力量參與,互相支撐。”楊小平說,團隊中既有空氣動力學專家,也有曾執教中國雪車隊的教練員,還有新材料專家。

  團隊成員從“解剖麻雀”開始,對國外的一台退役雪車層層分析,設計、材料、工藝……雪車內部的面紗被揭開。“看得出來,這台雪車的氣動外形是經過精心設計的。但從我們航天人的視角看,還有較大的優化空間。”團隊中航天技術人員的反饋讓項目團隊心裡有了底,畢竟火箭整流罩要面對上萬公里的時速,對外形的要求絕非百公里級的雪車可以比擬。在工藝材料方面,團隊也能在航天領域找到重量更輕、強度更大的碳纖維複合材料。

  造國產雪車就要有所創新。團隊通過風洞試驗與計算結合,完成了雪車氣動外形設計與優化,同時將國產的T800宇航級碳纖維複合材料用於車體製造。“它的強度性能較國家隊在用裝備材料提升1倍以上。”楊小平告訴記者,國產雪車還採用了翼身融合結構整體成型的新工藝,這樣一方面保證了雪車車體的低風阻型面精度,另一方面減少了部件連接,提高了車體可靠性。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