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拆解美國通脹迷思
http://www.CRNTT.com   2022-02-07 19:03:45


 

  在美國的CPI構成中,居住支出要占42%的權重,這就可以解釋為何美國政府給居民部門的補貼停止之後,CPI繼續上漲的原因,因為房價在大幅上漲。例如,12月CPI環比增幅主要由住房(權重31%)、二手車和食品項貢獻,而能源項轉負。而在中國,CPI的八大類構成中,居住的占比僅為22%,只有美國的一半。

  這就可以理解為何美國CPI持續上漲的主要原因──房價上漲。當然,房價持續上漲的背後,一定有貨幣超發的因素,所以美國的通脹超預期,甚至有持續化趨勢,並不是單純的疫情導致的供需缺口,也不是單純的貨幣超發導致的,而是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過往加息周期 美股表現強勁

  美聯儲從2000年以後就以PCE(個人消費支出價格指數)來替代CPI作為其政策依據。上個月不包括食品和能源的核心PCE同比增長4.9%,為1983年以來最大增幅。但是,經通脹調整後的支出同比下降1.1%,說明價格上漲幅度過大,會抑制消費,故通脹率並不會一直上去,在市場經濟下波動是常態。

  那麼,美聯儲為何要以PCE作為政策依據呢?這是因為CPI的權重是固定,PCE的權重逐季變化。也就是說,PCE能夠與時俱進,更真實反映消費價格變化情況。

  美聯儲通過加息和縮表,能否把通脹打壓下去呢?既然前面說了這次通脹與美聯儲放水關係不大,按此推斷,若收緊貨幣,恐怕對抑制通脹的作用也不大?但逆向推理未必成立。通常人們把貨幣政策比喻為繩子,靠繩子來推動經濟往往力不從心,但要收緊經濟則非常有效。例如,美聯儲一旦加息,則購房的融資成本就會提高,或導致房價漲幅趨緩或下跌,房價漲幅趨緩或下跌會推動CPI從高位回落。

  所以,各國應對通脹一般都會採取加息舉措,說明貨幣政策對於抑制通脹是有效的。尤其美國作為一個高度市場化的國家,投資者和消費者對於利率變化更為敏感。或許有人會問,既然加息乃至縮表對抑制通脹那麼有效,那為何美聯儲不早點採取行動呢?這實際上涉及到取舍問題,即經濟增長與通脹,美聯儲通常以穩經濟為先,故對收緊貨幣一直比較猶豫。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