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網評:讓歷史文化“從文物來 到生活去”
http://www.CRNTT.com   2022-01-27 13:58:25


  中評社北京1月27日電/網評:讓歷史文化“從文物來 到生活去”

來源:工人日報 作者:韓韞超

  中國國家博物館上架全家福金湯佛跳墻等新春禮盒;良渚博物院將良渚元素和杭州傳統小吃相結合推出“良渚定勝”禮盒;上海博物館延續近年春節生肖展傳統,以河南磁州窑的虎紋瓷枕為圖案元素設計了今年的居家毯……據1月25日《中國青年報》報道,春節市場已成為許多博物館文創產品的“兵家必爭之地”。百姓春節消費,博物館提供“從文物來 到生活去”的解決方案,頗有創意的產品受到博物館愛好者及廣大消費者歡迎。

  從虎符抱枕、虎福生威萬年歷,到祈福神官盲盒、虎年“歲歲平安”帆布包,吸引人們對博物館文創年貨“買買買”的奧秘是什麼?博物館文創產品的魅力何在?其之於普通消費者的價值是什麼?

  今天,一座博物館的價值已不止於豐富的館藏,它正在一步步融入廣大百姓的生活。可以說,文創產品充當了博物館通往大眾生活的一條紐帶、一座橋梁。博物館文創是文物形與神的複刻品,是博物館在空間和時間上的一種延伸。借助文創產品,更多參觀者有機會把博物館“帶回家”,給自己留下一份美好記憶。

  精美的博物館文創產品可以點燃很多人對博物館、對文物本身的興趣與向往。一些人正是通過“種草”、接觸優質文創產品,而對文物及其背後的歷史文化有了更多了解。現實中,文創產品的形式還在不斷拓展,甚至不再局限於實物,諸如音像製品、“雲游展館”小程序等數字文創,以及季播節目《上新了·故宮》、2021年河南春晚爆火的舞蹈節目《唐宮夜宴》等綜藝文創,都越來越展現出博物館文創對博物館的推介、反哺作用——2021年故宮博物院門票往往在大小長假之前就售罄;河南博物院的網上搜索量比2019年同期增長4倍,成為網紅打卡地。

  博物館與文創產品應該是相得益彰的。除了幫助博物館獲客增收之外,文創開發更應致力於強化公眾對博物館的認同、對優秀傳統文化的認同。而在諸如線上購買文創產品、打卡數字文創和綜藝文創等場景中,我們可以看到公眾對高品質文化生活的追求,以及無障礙享受傳統優秀文化盛宴的欣喜。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