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金融發展如何支持實體經濟
http://www.CRNTT.com   2022-01-15 11:11:27


 

  為什麼金融深化的增長效應會逐漸消失呢?

  一種觀點認為,金融部門的過快增長會導致高抵押和低生產率項目的過分融資,從而降低全要素生產率增長。對這種消失效應的另一種解釋是,金融業的過度擴張會扭曲勞動技能的分配,因為金融部門的報酬一般會高於其他經濟部門,這樣,稀缺的高技能勞動力資源就從其他部門流失,而這些部門對生產率的貢獻可能更大。正如英國《經濟學人》的一篇報道所言,“金融簡直讓火箭科學家遠離了衛星行業,那些可能成為科學家的人,在另一個時代夢想著治愈癌症或把人送上火星的人,如今夢想著成為對衝基金經理。”

  還有一種觀點認為,過度的金融化會帶來尋租活動泛濫,龐大的金融部門開始從助力創造財富轉變為從經濟的其他領域中榨取財富,從而對增長帶來不利影響。

  在第二個領域,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機重新開啟了關於是否存在最佳金融深度的討論。換言之,在某種程度的金融深化之外,是否存在“太多的金融”,以至於在增長和投資方面沒有帶來更多的積極效應,反而加劇了金融脆弱性和宏觀經濟不穩定性。一些學者指出,金融創新、金融尋租和金融部門的過度擴張加劇了收入不平等,而收入不平等的擴大在收入分配的頂端產生了大量儲蓄,這些儲蓄在一定程度上以貸款的形式循環流動給收入分配底部的家庭。結果,底層收入群體的負債率越來越高,這給金融穩定帶來了風險。

  金融是現代經濟的“血液”。近年來的大量研究正在形成一種新的共識,即金融發展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對經濟增長具有顯著的積極影響,但在金融體系過度擴張越過某一臨界水平後,反而會因金融風險上升和對實體經濟的資源擠出效應而成為增長的一個拖累,甚至會成為經濟運行的“毒素”。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