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讓個稅優惠釋放更多民生紅利
http://www.CRNTT.com   2022-01-04 08:38:26


個稅優惠的政策價值不僅在於增加居民收入,直接有效地惠及廣大納稅人,對擴大消費、支持市場主體、穩定經濟發展預期都具有積極而深遠的影響。
  中評社北京1月4日電/為持續減輕個人所得稅納稅人負擔,緩解中低收入群體壓力,日前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延續實施三項個稅優惠政策,包括將全年一次性獎金不並入當月工資薪金所得、實施按月換算稅率單獨計稅的政策延至2023年底,將年收入不超過12萬元且需補稅或年度匯算補稅額不超過400元的免予補稅政策延至2023年底,將上市公司股權激勵單獨計稅政策延至2022年底。

  人民網發表評論人華寧文章表示,個人所得稅怎麼收,直接影響百姓“錢袋子”。個稅優惠效果好不好,關鍵是人民群眾能不能實實在在受益。據悉,上述三項政策,預計一年可減稅1100億元。“包袱”輕了,錢袋鼓了,納稅人的幸福度將有顯著提升。在惠及群體方面,年終獎稅收優惠,中等收入群體普遍受益;免予補稅優惠延期兩年,受益對象主要在相對收入較低但仍有納稅義務的群體;上市公司股權激勵稅收優惠,對廣大創業者和高層次人才是一個利好。力度大、普惠性強,是此次三項個稅優惠政策延續實施的鮮明特點。

  文章分析,個稅優惠的政策價值不僅在於增加居民收入,直接有效地惠及廣大納稅人,對擴大消費、支持市場主體、穩定經濟發展預期都具有積極而深遠的影響。不久前舉行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當前中國經濟發展面臨需求收縮、供給衝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化解需求收縮的壓力,關鍵在引導消費預期,增加居民收入。稅收優惠正可以發揮逆周期調節的作用,通過減少個稅、增加收入,從而增強居民消費能力,激發居民的消費欲望,從消費端促進經濟循環暢通起來。

  個稅優惠的政策紅利,也將體現到支持市場主體發展上。對市場主體而言,享受免稅優惠的企業職工拿到手的收入增多了,對企業穩崗留人有幫助作用。特別是,若將股權激勵收入合併到綜合所得計稅,會導致全年累計收入“跳檔”,稅負增加。延續上市公司股權激勵單獨計稅政策,能夠助力企業激勵和留住核心人才,把更多精力投入到科技創新、產業變革中,對經濟發展可以起到既“潤物無聲”又扎實有效的促進作用。

  文章指出,用發展的眼光看,黨的十八大以來,個稅改革邁出實質性步伐,政策紅利不斷釋放。從部署“逐步建立綜合與分類相結合的個人所得稅制”改革,到在個人所得稅法修改中設立專項附加扣除,再到推出調整個人取得全年一次性獎金等計算徵收個人所得稅方法等個稅優惠舉措,直抵人心的改革溫度,標注了人民至上的價值刻度。通過稅收優惠讓利於民,為民生福祉擦亮了幸福底色,為經濟發展注入了豐厚活力。

  同時也要看到,個稅優惠延期,是有深刻考量的。當前,世紀疫情衝擊下,百年變局加速演進,外部環境更趨複雜嚴峻和不確定,穩字當頭、穩中求進是2022年經濟工作的總方針,各方面都要積極推出有利於經濟穩定的政策,擔負起穩定宏觀經濟的責任。

  文章最後說,中國經濟是一片大海,宏觀政策空間充足,政策工具箱豐富。在未來,做大經濟“蛋糕”,優化收入分配,不斷提升居民收入,才能更好增進人民群眾獲得感。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