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做好鄉村規劃是鄉村振興的第一步
http://www.CRNTT.com   2021-12-22 15:36:00


  中評社北京12月22日電/據光明日報社評,進入“十四五”規劃期後,部分縣特別是經濟強縣、財政大縣,已經著手計劃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建設。規劃指導工作影響著鄉村振興的節奏,因此,明確規劃是鄉村建設的第一步,非常重要。在當前農村經濟社會快速發展變化階段,如何做好鄉村規劃,應著重考慮以下五方面問題。

  第一,規劃範圍怎麼定。在實踐中,是不是所有自然村或行政村都有必要做村莊規劃,這個規劃是以中心村為基礎,以自然村為基礎,還是以行政村全域範圍為基礎來制定,都是必須考慮的問題。規劃範圍不同,規劃需求也不同。

  第二,規劃內容是什麼。以前的村莊規劃內容多以道路等基礎設施建設規劃為主。現在農村的水、電、路、網等實現了廣覆蓋,基本能滿足農村居民的生活需求,村民對村莊規劃提出了新的要求。例如,新興居民點的打造,生活污水處理、燃氣供應等生活設施的配套,以及農村養老、兒童托管等公共服務的配套。未來二三十年,村級養老服務的需求會較大,農村教育和醫療需求向縣城集中是個大趨勢,普惠制幼兒園和村辦幼兒園數量不足,縣城擴大義務教育和醫療服務能力壓力大,中低收入的農村居民到縣城就學就醫的成本和負擔較大,分級醫療又需要農村醫療服務向鄉鎮和村級下沉,在這樣的背景下,村莊規劃如何做,也是一個問題。

  第三,規劃到什麼程度。這涉及規劃建設標準的問題。從鄉村建設實際看,需要分區分類設定標準。例如,經濟相對發達的地區,地方政府、村集體和農村居民的經濟實力更強,生活水平更高,需要更高標準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鄉村規劃建設的標準可以高一些;水資源豐富和水資源短缺的地區,高寒和熱帶地區,適用的農村住宅改廁標準不同;考慮到實用性,山區和平原地區農村使用的電線、路燈蓄電池也應該不同,山區易發洪水、霜凍,需要使用質量標準更高的器材;在生態保護區,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的建設標準和要求也要更高。

  第四,規劃期限應多長。目前,村莊規劃期限多為5至10年。而在規劃期限內,規劃不一定始終適用。做村莊規劃,是希望通過統籌規劃、整體推進、有序建設鄉村,強調降低綜合成本、增加建設資金使用效益。制定村莊規劃的重要依據是村莊的人口變動和發展趨勢。進入21世紀之後,村莊的人口、經濟狀況發展變化大,整體走向分類發展,新農村建設政策措施也引導和助推了村莊布局發生明顯變化。尤其在近五年、十年,村莊面貌變化大,空心化也日益嚴重,居民點、自然村仍有自然集聚的趨勢,可能還需要十年到十五年的時間,村莊布局才能穩定下來。按照“三個三分之一”的原則推進鄉村建設,比較符合工作實際,即全縣三分之一的村現在就制定村莊規劃、整村推進投資建設;三分之一的村一邊建設一邊調整規劃,所謂“邊幹邊看”;還有三分之一的村暫緩投資建設,等待其自然消亡或摸清其發展方向,再行決定其建設規劃方案。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