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世貿組織改革須系統考量氣候變化問題
http://www.CRNTT.com   2021-12-17 09:36:39


格拉斯哥氣候變化大會後,氣候變化問題再次成為世界關注的熱點。世界貿易組織作為全球貿易治理關鍵平台,能力限定在“與貿易有關的環境政策”上。
  中評社北京12月17日電/近年來,世界貿易組織(WTO)處於改革進程中,而氣候變化問題與國際貿易的關聯越來越受到國際社會高度關注。歐盟正以立法方式推出碳邊境調節稅等新型貿易政策工具。WTO現有框架下主要推進環境產品協定談判,尚無氣候貿易政策的認定與協調機制,發達成員與發展中成員在碳減排義務分擔、碳關稅合法性及低碳產品貿易自由化等議題上尚無共識。世貿組織改革如何協調氣候與環境議題具有現實性與急迫性。

  經濟日報發表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張建平、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謝智愚文章介紹,格拉斯哥氣候變化大會後,氣候變化問題再次成為世界關注的熱點。世界貿易組織作為全球貿易治理關鍵平台,能力限定在“與貿易有關的環境政策”上。

  2001年,多哈部長級會議明確了新一輪談判中的貿易與環境問題,談判內容有三項:一是明確WTO規則和各種多邊環境協議中貿易條款關係;二是各種多邊環境協議秘書處與WTO相關委員會之間的常規信息交流;三是減少對環境產品及服務的關稅及非關稅壁壘。

  2014年,14個WTO成員方發表聲明,WTO《環境產品協定》(EGA)談判以開放式諸邊談判的形式正式啟動。EGA以APEC環境產品清單為基礎,通過諸邊協議談判方式推動大部分環境產品的關稅減讓,實現環境產品的貿易自由化和便利化,創造更多綠色就業崗位,推動全球貿易—環境協同治理。

  文章表示,EGA談判啟動標誌著“貿易—環境—發展”互動格局形成。歷經多輪談判的EGA達成“著陸區”,即一系列要素構成的談判共識,包括產品清單名錄,一份具體的關稅減讓路線圖承諾和未來WTO框架下協議多邊化等。

  EGA談判進程受到了20國集團(G20)高度重視,在2016年G20領導人杭州峰會上重申了對EGA談判達成“著陸區”的歡迎與支持,為歷經15輪談判的EGA注入新的政治動力和願景。

  但是,EGA談判中同樣折射出成員方之間難以調和的矛盾。WTO發達成員與發展中成員分歧顯著,在環境產品定義及環境產品標準等問題上僵持不下。在環境產品領域,部分發展中成員因生產水平與技術能力限制而可能喪失潛在市場競爭力,致使其內生貿易保護主義傾向阻礙了有關產品關稅減讓額度與時間表共識達成。EGA締約方進行的關稅削減將根據最惠國待遇自動被適用到WTO其他成員,而締約方數量須達到世界貿易中的關鍵多數門檻,以確保協定能帶來普遍受益,而如何定義關鍵多數也成為談判各方的爭議焦點。就如何解決非締約方的“搭便車”問題,細分環境產品清單中的商業敏感分類,以及關稅減讓承諾時間路線圖等,談判方也未能達成共識。

  文章指出,在環境產品協定談判進程中,中國始終以積極、建設性態度參與各種磋商,是談判的積極倡導者之一,為推動EGA談判取得進展作出了重要貢獻。2004年6月,中國結合實際以及國際經驗,考慮到發展中國家和最不發達國家成員的利益,在WTO貿易與環境委員會特別會議上提出了包含“共同清單”和“發展清單”的“雙層清單”,盡可能彌合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的分歧,尋求合作共贏空間。2012年,在中國與其他APEC夥伴的共同努力推動下,21個APEC成員就54種環境產品清單達成共識,宣布在2015年底前對這些產品實施稅率將降到5%或5%以下,為WTO環境產品協定談判奠定了基礎。2016年12月,WTO日內瓦回合談判,中國為打破談判僵局做出巨大努力,包括提交了一份顯示靈活性、試圖解決各方核心關注的環境產品清單。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