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粵菜師傅”評高職,真“香”
http://www.CRNTT.com   2021-12-15 15:27:41


  中評社北京12月15日電/廣州日報評論,鄉村“粵菜師傅”也能評高級職稱了!近日,廣州烹飪專業人才高級職稱評審委員會舉辦廣州市首次鄉村工匠烹飪專業人才職稱評審會議,評議出烹飪專業高級工程師1位,工程師5位、助理工程師2位和技術員66位。

  鄉村要振興,人才是關鍵。怎樣才能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極大地激發人才的幹事、創新熱情呢?打破鄉村人才發展瓶頸,拓展鄉村人才舞台空間是“正解”。為此,廣東、浙江、山東等地都積極探索為農業農村專業人才評職稱,讓專業人才既有“面子”,又有“裡子”。獲得職稱的也不僅限於懂技術的“田秀才”,而是覆蓋至鄉村振興所需的各類人才。如廣州,就著手進行鄉村工匠專業人才職稱評審,涉及烹飪、民間建築、民間藝術等多個專業類別。

  為農業農村專業人才評職稱,要“不拘一格降人才”。要從實際出發,打破唯學歷、唯資歷、唯論文、唯獎項等“套路”,強化技能、業績導向,注重“把論文寫在鄉村振興實踐中”。廣州此次為鄉村烹飪專業人才評職稱便是如此,一方面,鼓勵“農村個體餐飲工商戶中,熟練掌握烹飪技術技能,在當地從事烹飪工作,對農村經濟發展做出積極貢獻的人員”積極申報;另一方面,也更注重考察技術性、實踐性和創新性,尤其是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讓活躍在鄉村一線的“土專家”都有機會脫穎而出。

  為“田秀才”“土專家”評職稱,導向意義不容小覷。這既是對專業人才的認可,增強他們的自豪感與積極性,更加堅定他們扎根鄉村的決心,也是一種人才挖掘之道,激勵更多人以專業人才為榜樣學習技術、提升技能,走上“專業改變人生之路”。而要將這種導向作用充分地發揮出來,還需從多方發力。首先,評價體系能“生長”。在廣袤的農村大地上,新產業、新業態正不斷湧現。農業農村專業人才評價體系也要隨之“生長”,為各類新型人才創造更好的發展空間。其次,“評”與“育”要相結合。一方面,專業人才自身需要成長,可通過組織研修培訓、進行現場觀摩等方式提供更多學習機會;另一方面,專業人才可以幫助非專業人士成長,要搭建好專業人才與鄉村百姓之間的交流平台。最後,還需建立長效激勵機制。廣州就將廣大“土專家”“田秀才”納入專業人才管理隊伍,享受相應的人才優惠政策,讓他們能更好地大施所能、大展其才。

  當各類人才的大顯身手之路越來越寬廣,鄉村振興之路也必將越走越寬廣。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