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汲取精神力量 砥礪奮進前行
http://www.CRNTT.com   2021-10-24 14:36:06


 

  我國載人航天工程在起步晚、基礎弱、技術門檻高的情況下啟動,僅用20多年就敲開了建設空間站的大門。這不僅是航天技術快速發展的成果,而且依賴於一種強大的精神動力,這就是廣大航天人在夜以繼日的“攀高峰”“啃骨頭”過程中鑄就的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特別能攻關、特別能奉獻的載人航天精神。

  令記者感觸最深的,是天南海北的航天人對航天事業的無比熱愛。在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行任務中,作為此次任務的唯一海上測控點,遠望3號船早早地就啟程前往任務海域進行各項準備。從1999年“神舟一號”成功發射到如今,遠望號測量船已伴隨中國載人航天一次次取得勝利。海上的信號時斷時續,只能通過衛星電話在限定的時間段進行採訪。他們堅定地告訴記者,雖然茫茫大海變幻莫測,但每一次執行任務都是一場劈波斬浪的征途,“我們跟祖國的命運是連在一起的”。

  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周圍,駱駝刺、梭梭草和胡楊頑強生長著,扎根這片戈壁荒漠的航天人在向天奮戰的同時,也與惡劣的生存環境作鬥爭,不少人年紀輕輕就白了頭,皮膚更是粗糙幹裂。但記者從他們的臉上看到的是“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沒有完成不了的任務”。

  載人航天事業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道路上的一座豐碑,也是中國科技發展和世界航天史上的偉大里程碑。2020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科學家座談會上指出:“新中國成立以來,廣大科技工作者在祖國大地上樹立起一座座科技創新的豐碑,也鑄就了獨特的精神氣質。”

  正是有科學家精神的薪火相傳、從不間斷,才有今日中國在世界創新體系中的地位。中國科技發展史也是一部科學家精神的鑄就史,一代又一代科學家自覺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篳路藍縷、披荊斬棘,從科學救國到科技報國,從科技興國到科技強國,形成了獨特的精神氣質,推動我國科技創新事業取得一個又一個歷史性成就。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創造一個個彪炳史册的奇跡

  地處秦巴山區腹地的重慶市巫山縣竹賢鄉下莊村被稱作“天坑村”。曾經,四面絕壁猶如一圈難以跨越的高墻,將下莊人緊緊困住。近400名下莊村民中,近一半人一輩子沒走出過大山。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