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汲取精神力量 砥礪奮進前行
http://www.CRNTT.com   2021-10-24 14:36:06


 

  還記得2018年第一次見到全國勞動模範、中鐵二局職工徐州時,他已經連續在國外修了6年鐵路。2012年,徐州接上級指令,遠赴非洲埃塞俄比亞,參與亞吉鐵路的建設。在5年期滿即將歸國之際,他又接到調令,前往老撾參與中老鐵路的建設,期限仍為5年。

  6年中,多少個不眠夜通宵鏖戰,多少次風雨裡或烈日下的奔走,徐州已經不記得了。6年中,徐州回家的次數屈指可數。每當工作與家庭難以兩全時,他都毅然選擇堅守在工作崗位。“說實話,如果現在讓我再選一次,我可能會想陪在家人身邊。”徐州說,“可我心中深知,只要祖國需要,我仍會義不容辭。”

  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在工廠、在醫院、在鄉間、在社區,在神州大地的每一個角落,廣大勞動模範與億萬勞動者一起,胼手胝足、揮汗如雨地辛勤勞作,托舉起一個充滿活力的中國。

  一個充滿活力、創新驅動的中國,還需要精益求精的匠心。在世界最大射電望遠鏡“天眼”震驚世人的背後,有著“大國工匠”周永和與工友們的無數次“挑戰不可能”。他們把40多萬塊反射面板,在離地100多米的高空中拼接成一體,面板相互間的吻合誤差沒有超過2毫米。在蛟龍號載人潛水器入海“遨游”的背後,有著蛟龍號首席裝配鉗工技師顧秋亮從業48年不斷追求的極致。他僅憑雙手捏拈搓摸和觀察,就能判斷0.2絲的誤差,相當於一根頭髮絲的五十分之一,創造了業界神話……每一個國之重器、每一個超級工程、每一項高精尖技術的背後,都離不開工匠精神的支撐。

  奮鬥創造歷史,實幹成就未來。在通往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中,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如同燈塔指引方向,引領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勞動最美麗的社會風尚,激勵培養一代又一代熱愛勞動、勤於勞動、善於勞動的高素質勞動者,用幹勁、闖勁、鑽勁譜寫更加美好的新篇章。

  艱苦奮鬥、不懈拼搏,勇攀科學高峰

  北京時間2021年10月16日0時23分,搭載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F遙十三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按照預定時間精准點火發射。

  這是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立項實施以來的第21次飛行任務,也是空間站階段的第2次載人飛行任務。目前,三名航天員已經進駐天和核心艙,開啟為期6個月的飛行任務。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