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恢復發行40年,國債利國利民
http://www.CRNTT.com   2021-10-20 12:39:53


 

  從發行與存量規模看,1981年發行國庫券不到50億元,2020年中國國債餘額達20.89萬億元;2020年中國國債發行7.17萬億元,是1981年的近1800倍,占當年全國債券發行量的12.2%。從期限結構看,恢復發行之初,國庫券期限結構基本為5-9年的中期債券,1994年引入半年和1年短期國債,1996年引入3個月的短期國債。“目前,中國國債發行期限覆蓋短、中、長期,能夠通過豐富的債券期限結構選擇,有效平滑未來年度償債壓力。”張立承說。

  國債的市場流動性持續改善,市場深度不斷提升。“2020年,中國國債換手率達2.4倍,在世界主要經濟體中處於較高水平,已超過日本、接近德國國債年度換手交易程度。”張立承介紹,國庫券從最初不能上市流通,到1988年允許國庫券轉讓市場正式開放,國庫券的投資屬性逐步建立。目前,銀行間債券市場、交易所債券市場以及商業銀行債券櫃台市場多層次的國債交易市場體系已經形成。

  張立承分析,中國國債發行在過去40年間取得長足進步,一方面得益於中國經濟總量快速增長,國債需求體量與社會承接能力推動國債跨越式發展。另一方面得益於國債改革發展順應了市場化取向,監管制度不斷完善,監管能力不斷提升,為國債行穩致遠提供了制度保障。

  納入主要債券指數,吸引全球投資者

  近幾年,國債正變得越來越有“國際範兒”。

  “請進來”,中國國債市場開放大門越開越大。10月29日起,中國國債將被納入富時世界國債指數,納入過程完成後中國國債在該指數中的權重為5.25%,屆時中國國債將被全球三大主要債券指數全部納入。渣打銀行預計,到2021年底,外資對中國國債的持有比例可能從2020年底的9.1%上升到11.5%-12%,國際投資者有望成為中國國債的第二大買家,僅次於中國商業銀行。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