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智能網聯汽車來了
http://www.CRNTT.com   2021-10-11 15:34:00


  中評社北京10月11日電/據經濟日報報道,“目前我國智能網聯汽車呈現強勁發展勢頭,關鍵技術不斷突破,車載基礎計算平台實現裝車應用,車載激光雷達、人工智能芯片算力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在日前舉行的2021世界智能網聯汽車大會上,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肖亞慶介紹,全國已有3500多公里的道路實現智能化升級,搭載網聯終端車輛超過500萬輛。

  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發布的《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報告(順義指數2021)》預測,今年我國智能網聯汽車產業規模將超過4000億元,2023年這一數字將達到9000億元。產業快速發展的同時,挑戰與問題隨之而來。如何採取更加有力的措施,推動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實現高質量發展,企業家、專家紛紛建言獻策。

  重塑汽車產業生態

  在數字化和信息化雙重作用下,人工智能、5G、大數據等技術與汽車產業深度融合,電動汽車、智能網聯汽車等新產品不斷推出。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正以一種相互促進、相互融合的方式重塑汽車產業生態,並推進汽車產業鏈供應鏈的重構。

  “憑借5G技術優勢,我國在車聯網相關信息通信技術標準上,目前已經處於國際引領地位,並在核心產品研發上具有一定先發優勢,在相關自動駕駛技術上,總體上與國際保持同步水平。”中國通信學會副理事長張延川說。

  “但同時我們應該看到,汽車產業鏈供應鏈在轉型升級過程中仍面臨重要挑戰。”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總師辦副主任黃永和認為,我國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鏈供應鏈涉及的環境感知、線控執行等關鍵技術落後於汽車發達國家,絕大多數車規級芯片依賴進口。同時,在以車載操作系統為代表的基礎軟件領域與國外差距明顯,關鍵零部件等產業存在基礎空心化現象,嚴重制約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