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揭開全球能源緊缺的謎底
http://www.CRNTT.com   2021-10-11 06:00:05


  中評社北京10月11日電/8月下旬以來,全球能源緊缺愈演愈烈,引發國際能源市場價格通脹,並引起全球其他商品物資的供應短缺、企業生產陷入困境、市場其它價格普遍大幅上漲等連鎖反應,給疫情依然肆虐的世界增添了更多混亂、恐慌、苦難和不確定因素。情況還在惡化,國際上不少分析評論預測,今年許多國家的冬天將很難熬。

  前所未有的全球能源通脹

  東方網發表東方智庫、東南大學國際戰略智庫首席研究員周遠文章介紹,全球能源緊缺乃至能源危機並非首次,但此次能源恐慌有諸多特殊性和複雜性。國際輿論大多認為,目前全球能源緊缺造成的“能源通脹風暴”前所未有,正在席捲整個地球村,而處在風暴中心的是主要能源價格的連續暴漲。

  以全球原油價格為例,西德克薩斯輕質中間基(WTI)原油價格在去年4月20日跌入低谷以來,幾乎呈直線型上漲,僅少數幾月有所回落,這打破了不少人對國際原油市場價格將持續走低的悲觀預測。8月15日WTI收盤價為每桶62.32美元,此後一路飈升,10月1日以來更連日走高,現已接近每桶80美元,達到2018年10月以來的最高水平。英國《金融時報》的評論認為,這些都是“全球能源危機即將爆發的重要跡象”。

  11月交付的北海布倫特(Brent)原油價格已暴漲到81.26美元,市場分析人士預測年內直逼100美元不是沒有可能。與此同時,10月以來歐洲的天然氣價格也幾乎天天打破記錄,歐洲天然氣交易指數——荷蘭TTF的11月期貨價格10月5日比前一天暴漲19%,每兆瓦時的交易價格達到118歐元,創下歷史新高,與今年初相比漲幅達400%之巨,令市場瞠目結舌。原油和天然氣已成為當下全球能源市場的緊缺甚至稀缺物資,而燃煤又再度成為多國的重大關注。

  據國際能源市場分析師估計,在即將到來的取暖季節,歐洲可能需要煤炭來解決能源供應問題,可煤炭又在哪裡?俄羅斯媒體報道稱,“能源危機出乎意料地席捲了世界許多地區——從歐盟到亞洲”,能源緊缺的“完美風暴”局面已在全球普遍形成。

  愈演愈烈的全球能源恐慌

  文章分析,在全球能源緊缺風暴下,國際上出現了四大情況:

  一是世界各國都在千方百計搶購或儲存原油、天然氣和煤炭,以渡過當下及今後的艱難。法國西班牙等國緊急呼籲對歐盟能源市場進行改革,認為有必要為消費者調整電費;韓國日本的輿論呼籲當局、企業和民眾面對“前所未有的能源通脹壓力”必須及早做好相應準備。

  二是世界多國出現嚴重的能源恐慌,英國深深陷入燃料供應危機,加上燃料運輸司機短缺,排隊等加油的罕見情況在全英上演,造成各種恐慌性搶購。不少國家和地區被迫嚴控能源消費,甚至採取拉閘限電等緊急調控措施,但這些並非解決能源緊缺的根本辦法和長久之計。

  三是能源緊缺導致全球大宗商品甚至普通商品的價格持續走高,多國物價飛漲,各種生產成本整體上升,民眾和企業不堪承受。能源作為所有經濟活動的出發點,其價格波動將全方位刺激各類物價振幅。韓國9月消費者物價指數同比上升2.5%,預計今年整體物價上升率將超2%。

  四是能源緊缺導致氣變應對理念開始被質疑,造成國際政治關係、地緣政治和經貿往來出現新的緊張和摩擦。歐盟一些國家指責俄羅斯限制對歐洲的天然氣和煤炭供應,而俄羅斯則指責歐美在俄羅斯輸歐的天然氣管道問題上存在地緣政治偏見,只有遇到能源危機時才正視俄羅斯。

  目前全球的能源緊缺需要國際社會合力採取果斷措施才能解決,任何一國單獨行動都難以奏效。近來,國際能源市場的價格飈升不過是一種表象,即便價格再漲也解決不了真正問題。根本問題在於供需矛盾突出,如果疫情逐步緩解,各國經濟復甦力度和步伐加快,全球能源緊缺的矛盾將更加突出,次生問題將不斷出現。

  起因複雜的全球能源緊缺

  文章表示,為何會出現此次全球能源緊缺?國際上眾說紛紜,背後的全球政治、經濟和技術等問題,彼此交織,互為影響和發酵。

  首先,國際上對全球能源緊缺的心理、物資、技術、市場準備都不足。2020年以來,由於全球疫情蔓延,很多經濟、生產、經營活動被迫中斷,掩蓋了全球能源緊缺的問題。國際原油市場因疫情等原因,一度需求大大減少,價格持續走低甚至暴跌,WTI期貨價格去年4月20日曾跌至每桶負37.63美元,導致國際市場普遍不看好國際原油的開採和市場經營,全球主要產油國和輸出國紛紛大幅壓低產量,以保市場穩定;美國和中東主要產油國還大大減少對原油、天然氣的開採和資金技術投入,一些傳統原油和天然氣開採企業處境艱難,一些經濟體的傳統能源儲備不足,新能源又跟不上。

  不曾想,隨著全球疫情在得到某些緩解後,各國紛紛實行經濟社會開放,能源需求急劇增加,產能卻遠遠跟不上;同時由於疫情造成的封鎖,世界多地的油港斷斷續續工作,燃料的運輸不再像以前那樣有序進行。另外,傳統能源大國因對傳統能源的開發心有餘悸,並不願意擴大投資,增加產能和出口,它們主要指望的是國際市場原油和天然氣價格進一步回升,以獲取更大利益。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