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揭開全球能源緊缺的謎底
http://www.CRNTT.com   2021-10-11 06:00:05


 
  其次,近年來國際上新能源開發、新技術研發和創新應用不斷湧現,但迄今為止所謂的清潔能源仍無法擔任國際能源供應的大任。毋庸置疑,國際新能源開採技術以及風能、核能、水能等清潔能源是全球能源創新發展的大方向,但目前的實效性尚未充分展現,相當多的新能源還處於開發的初級階段,在全球整個電力供應中所占比重還很有限,且與傳統電網的並軌運行等存在諸多難題。綠色新能源開發不僅技術難度大、成本高,而且明顯缺乏穩定性。俄羅斯專家認為,世界在新能源領域的進程只能是平穩漸進,鑒於目前的技術發展水平,像歐盟那樣依賴風力發電是危險的。今年夏天,歐洲多國異常平靜無風,可再生能源的發電量遠低於預期。有分析認為,目前全球綠色新能源的炒作成分比較大,這並不利於全球能源的穩定保障和適當平衡。

  由於技術和天氣惡劣等原因,英國乃至整個歐洲的新能源供應目前還相當脆弱,其中最重要的是對風能和其他一些被認為“不規則能源”的過早依賴。如英國設法運營來自挪威的電力電纜,這是目前世界上最長的水下電力電纜,希望從挪威帶來清潔的水電,再經英國出口清潔的風能。但挪威經歷了罕見乾旱,儲存的能源減少到10年來最低水平,不僅出口受限,北歐國家也將面臨五倍於常的能源費用。

  法國被認為是全球在核能上押重注的國家,去年核能提供了該國70%的電力需求,居世界之最;但核能生產運營的總產能自1999年以來一直難以增加,甚至還略有下降。而且,核能的潛在風險被一些人認為很大。英國面臨諸多監管問題,法國面臨建設新核電站的各種困難,而德國則完全拒絕依賴核能。

  再次,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呼聲日益強烈,嚴重影響了傳統能源的開發利用。全球氣候惡變問題已相當嚴重,全球必須高度重視碳排放等氣變問題,以防止氣候問題成為世界與人類的新災難。但同時也要看到,全球氣候變化是一個十分複雜的問題,世界發達國家和不發達國家、人口大國與人口小國,以及新能源技術的研發、掌握和應用推廣等,都明顯存在很大差距,短時間內難以一刀切,尤其目前在不少國家尤其是廣大發展中國家全面推廣尚不現實。近年來,美西方發達國家對此的呼聲很高,但有些被認為將應對氣變當作政治、社會謀利的工具。美國自身的碳排放還存在很多不確定因素,美國當局滿嘴空洞許諾,卻對別國施加巨大壓力,其動機顯而易見。

  煤炭在很多國家仍是重要的能源基礎,即便是在向可再生能源轉型方面取得長足進步的德國,今年上半年普通煤和褐煤仍占其能源總需求的四分之一以上;當該國關閉其剩餘核電站時,這一比例將難以降低。但在全球氣變應對的巨大浪潮下,世界上的傳統燃煤開採和煤電廠面臨停建停產等巨大壓力;而在全球能源的現實中,煤的需求量依然很大,可煤炭的開採和供應已越來越跟不上。目前能夠迅速並有效取代煤炭的大眾化能源又難以獲得,這就導致了全球能源在需求劇增的情況下無法得到保障。

  現在世界上的一些產煤大國突然間又成了香餑餑。俄羅斯媒體報道稱,俄羅斯的煤炭采掘能力有限,且煤炭供應早已簽訂了供貨協議,俄羅斯有義務向亞洲供應這種燃料,而不能只考慮向鄰近的歐洲國家供煤。另外,不少國家擔心因能源緊缺而再次大規模采煤,難免又會在全球能源緊缺問題緩解後遭到美西方發達國家的指責攻擊。為應對全球變暖問題,聯合國自1995年起在全球各地召開多次氣候變化大會。第26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已定於今年11月1-12日在英國格拉斯哥舉行,英國約翰遜首相正在為此次大造聲勢。儘管目前英國的能源供應十分緊張,但約翰遜需要的是利用此會為自己盡可能謀求應對國際氣變的聲譽。

  俄羅斯媒體的評論指出,雖然今天一些國家表示要不惜一切代價解決能源問題,但危機還會在世界其他地方重現。如果出於政治野心,干預能源項目的發展,讓位於有損常識的炒作,這種危機可能會成為國際生活中的常客。

  第四,能源生產和供應背景複雜,難免受到多種複雜、敏感因素的制約。俄羅斯媒體以歐洲天然氣供應為例指出,西方國家領導人的政治決定導致了所需類型燃料供應不足的事實。多年來,美西方國家一直都在竭力阻撓俄羅斯的天然氣供應,反對俄羅斯通往德國的“北溪—2號”天然氣管道建設。雖然拜登執政後出於全面戰略考慮,與默克爾達成了諒解共識,但該管道的鋪設工程受到很大影響,也使今年對歐洲的天然氣供應會直接受到影響。

  俄媒認為,“政治遊戲、氣候承諾和自然災害是當前國際能源市場‘完美風暴’的組成部分”。韓國媒體評論稱,從根本上看,當前的能源緊缺及由此造成的各種物價上漲,很大程度上受多種因素交織的影響,全球經濟正在邁出結構轉型的新步伐,以擺脫化石燃料並努力實現碳中和,從而推動產業結構大洗牌。這一浪潮的衝擊很大,而“重視環保ESG(環境、社會、治理)的環保經濟政策擴散,對能源供應和價格上漲都起到了火上澆油的作用”。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