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中國打造“雙引擎”助力粵港澳發展
http://www.CRNTT.com   2021-10-06 16:52:20


  中評社北京10月6日電/據參考消息網報道,《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改革開放方案》相繼發布後,引發各界持續高度關注、熱烈討論,認為方案對於全面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提升粵港澳合作水平具有重要意義,為港澳長遠發展注入新動力、提供新空間、創造新機遇,有利於港澳保持長期繁榮穩定和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前海:為深港合作添動力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網站10月1日報道,中國的發展總讓人目不暇接。中國布局前海、橫琴,融合粵港澳發展;設立北京證券交易所,推進區域平衡。這些是中國尋找新增長點的最新力作,敏銳的人也能從中找到新的機遇。

  香港“70後”洪緯有超過20年科技行業產品開發的經驗。早在1997年,他已經在深圳創業。目前,洪緯在前海從事社交平台服務,通過組織培訓、孵化服務,幫助港澳青年在深圳落地生產、拓展中國內地市場。

  短短幾年內,洪緯的公司成功幫助了不少港企進軍內地。洪緯稱贊,深圳是中國的創業都市,而前海就是港澳青年到內地創業的首選地。

  2010年中國國務院批複的《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總體發展規劃》,標志了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建設的起點,前海由此成了“特區中的特區”。

  今年9月6日,中國國務院發布《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改革開放方案》(簡稱“前海方案”),宣布進一步擴展前海,將前海深港合作區總面積增加約7倍,由14.92平方公里擴展至120.56平方公里。<nextpage>

  方案對前海的未來發展定下目標:到2035年,高水平對外開放體制機制更加完善,營商環境達到世界一流水平,建立健全與港澳產業協同聯動、市場互聯互通、創新驅動支撑的發展模式,建成全球資源配置能力強、創新策源能力強、協同發展帶動能力強的高質量發展引擎,改革創新經驗得到廣泛推廣。

  深圳大學大灣區-東盟研究中心秘書長李淑飛接受《聯合早報》訪問時認為,“前海方案”正是中國新時期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的戰略性舉措。

  李淑飛指出,“前海方案”非常明確地指出未來前海的現代服務業創新方向,即“培育以服務實體經濟為導向的金融業態,推動現代服務業與制造業融合發展”。這也就意味著前海的金融創新、科技創新、制度創新要協調發展,不僅要著眼於現代服務業的改革創新,而且明確服務實體經濟是前海現代服務業改革創新的根本方向。

  同時,“前海方案”也將前海定位為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引擎,強調推動前海合作區全面深化改革開放過程中,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全面深化改革創新試驗平台,更好發揮前海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中的示範引領作用。

  資料顯示,截至今年8月,前海合作區累計注册港資企業1.15萬家,注册資本1.28萬億元人民幣,產業布局以金融、現代物流、信息、科技等為主。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創新創意創業中心總監林至穎接受《聯合早報》采訪時認為,此次前海擴區,除了土地資源和涵蓋的產業鏈條更加豐富,也為香港經濟注入新動力提供有利條件。

  林至穎舉例說,“前海方案”提出深化前海與港澳服務貿易自由化,將有助香港現代服務業擴大市場空間。<nextpage>

  林至穎也表示,近年香港產業固化,缺乏科技創新,而“前海方案”點出前海著力加快科技發展體制的改革創新,香港正好可借此試點所得的政策和科技創新成果,獲取經濟發展新動力。

  橫琴:為粵澳發展引活水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網站10月1日報道,中國中央政府近來劃定橫琴為“粵澳深度合作區”,以支持澳門更好地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受訪人士認為,新出台的方案不僅對中國內地具有重大的經濟意義,也具有長遠的社會意義,有利於構建內地與香港、澳門經濟社會合作的新格局。

  橫琴位於廣東省珠海市南端,全島面積只有約106平方公里,但由於它與澳門只有一水一橋之隔,多年來一直被賦予特殊意義。多年前,中國政府就公布《橫琴總體發展規劃》,將該區的發展定位為“一國兩制”下探索粵港澳合作新模式的示範區。

  身為“80後”的澳門區塊鏈產業發展協會會長徐勁飛,兩年前看到橫琴的發展機遇,先後在當地推出“紅茶路綫”“陳皮通”等創業項目。前者是一個旅游資訊平台,鼓勵內地民衆到澳門旅游;後者則是為廣東的陳皮研發制定一套國際性的藥典標准。

  中共中央、國務院近日印發《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下稱《方案》),劃定橫琴為“粵澳深度合作區”,以支持澳門更好地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北京再次向澳門送“大禮”,成了粵澳社會近期熱議的話題。<nextpage>

  《方案》指出,為了促進澳門經濟多元化,將在合作區重點發展幾大產業方向,包括科技、金融、中醫藥,以及文旅會展商貿。合作區的發展目標包括在2024年達致“粵澳共商共建共管共享體制機制運作順暢”,2029年“合作區與澳門經濟高度協同、規則深度銜接的制度體系全面確立”,到2035年更要讓“‘一國兩制’強大生命力和優越性全面彰顯”。

  香港“一國兩制”研究中心研究總監方舟9月在港媒撰文形容,《方案》絕對是大灣區規劃公布以來最大的進展,更是“一國兩制”實踐中具有創造性意義的里程碑。未來粵澳合作再不是物理意義上的兩地或跨境合作,而是叠加粵、澳兩邊的優勢,產生化學反應的一種深度合作模式。

  華南理工大學教授張振剛接受《聯合早報》訪問時也指出,《方案》對中國內地具有重大的經濟意義,體現了中國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的堅定決心。

  他說:“一方面,合作區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制度創新和產業升級,提升國際競爭力。另一方面,合作區也推動粵港澳深度融合發展。合作區將建設高水平對外開放門戶樞紐,深化與港澳服務貿易自由化,擴大金融業對外開放,為粵港澳大灣區經濟可持續高質量發展拓展了新空間。”

  張振剛認為,開發建設橫琴合作區,也具有長遠的社會意義,有利於構建內地與香港、澳門經濟社會合作的新格局,持續增強港澳民衆對內地的向心力,在未來長時期內,將有效集聚港澳及國際高端資源,為港澳青年在合作區學習、工作、居留、生活、創業、就業等提供便利,促進大灣區青年人才溝通交流及創業就業。

  事實上,澳門面積小,人口較少,土地開發基本飽和,經濟結構單一,只有博彩業一枝獨秀。當地輿論普遍認為,為了長遠發展,澳門必須更好尋求經濟多元發展。而《方案》作為中央關於橫琴政策的“2.0版”在此時出台,正好給了澳門一個機遇,有助澳門走上經濟適度多元發展之路。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