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應對人口老齡化重在制度建設
http://www.CRNTT.com   2021-09-11 08:02:21


 
  推動資源整合

  文章表示,近年來,國家出台了很多涉老政策,在應對人口老齡化問題上取得了很好成效。但也要看到,由於老齡政策涉及部門多、協調難度大,指導性政策多,一些地方老齡政策資源不足與閑置浪費問題並存,特別是在街道和社區層面,資源設施配置部門化、條塊化分割,不僅影響了政策資源的使用效率,也影響了老年人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因此,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要按照中央提出的“著力完善老齡政策制度,增強政策制度的針對性、協調性、系統性”要求,推動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的政策、資源、力量等各類要素高效整合,形成合力。

  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是一項戰略性、全局性、綜合性的宏大系統工程,應充分調動政府、市場、社會、家庭和包括老年人在內的各方面力量的積極性,形成積極應對、全民行動的新態勢。必須堅持黨的全面領導,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作用,在各級黨委的領導下,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加強頂層設計,切實把黨的政治領導力、思想引領力、群眾組織力、社會號召力轉化為全社會應對人口老齡化的強大動力。要建立健全黨委領導下的高層次、高規格、高權威的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組織領導體系以及專門的辦事機構體系,著力加強對老齡法規、政策、規劃的統籌協調,強化老齡工作的綜合決策、重大項目統籌、督查督辦等,強化老齡工作的組織實施。要從老齡社會治理高度,改革完善社區管理的體制機制,推動社會治理重心向基層下移。要看到,老年人生活在社區,社區是政策制定、社會管理、資源配置的基點。要真正以老年人的需求為導向,由下至上反饋需求,由上至下完善政策、配置資源,推動各方面的資源、設施、力量有效整合協同。

  實現精准聚焦

  文章認為,老年群體的獲得感與政策的精准性密切相關。世界衛生組織在2015年發布的《關於老齡化與健康的全球報告》中提出健康老齡化,認為老年人健康最好的測量指標是功能,不應以年齡而應從身心功能強健、衰退、損失程度區分人群及需求。在中國養老服務體系的建設中,綜合評估的制度建設和實踐推進較為滯後,更多以年齡而不是以健康和功能狀況劃分需求,一定程度上使政策靶向難於聚焦、實施成效難以凸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們要強化精准聚焦理念,樹立問題導向、目標導向、結果導向,推動各項政策措施由“漫灌”到“滴灌”。要精准聚焦主要目標群體,重點解決突出問題,比如,現階段養老服務重點應當聚焦在解決最困難、最需要幫助的失能失智老年人照護上。同時,還要建立身體狀況、經濟收入、家庭支持綜合評估制度,為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提供相關支持。

  加強基礎研究

  文章強調,目前,在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的實踐中,很多問題都與研究不夠、研究滯後有一定關係。當前的老齡化研究,無論是廣度還是深度,無論是理論創新還是政策轉化,都與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的要求有一定差距。因此,老齡領域的研究需要面向實踐,由被動應對向積極應對、由單一學科向多學科協同轉變,為老齡事業和老齡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科學支撐。

  具體而言,要對人口老齡化的本質特征、基本規律、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深遠影響以及立足中國國情的積極應對策略等,進行全方位、多學科、系統性的科學研究,釐清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的方向性、根本性、全局性、戰略性問題,重在體現理論創新價值和學術思想內涵,重在回應老齡工作需求,破解老齡工作實踐難題。要加強老齡事業和老齡產業統計指標體系研究,及時收集、整理、共享和開發老齡數據,構建能客觀、準確、動態反映老年人生活狀況特別是老年人需求的老齡大數據平台,使相關大數據為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為促進老齡事業和老齡產業可持續發展提供科學支撐。要加強標準、規範研製,特別是要盡快建立全國統一的老年人能力評估標準,為制定養老服務政策提供科學依據。

  總之,人口老齡化是社會發展的重要趨勢,是人類文明進步的體現,也是今後較長一個時期中國的基本國情。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上升為國家戰略,標誌著老齡工作進入了國家戰略新階段,相關制度體系也要不斷完善,為國家戰略的實施提供重要支撐,從而形成合力,推動中國老齡事業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